[发明专利]注射用头孢匹胺钠的荧光测定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55130.3 | 申请日: | 2010-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530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刘金彦;赫文秀;袁春华;廖永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 |
代理公司: | 包头市专利事务所 15101 | 代理人: | 庄英菊 |
地址: | 014010 内蒙***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射 头孢 匹胺钠 荧光 测定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注射用头孢匹胺钠的荧光测定方法,属于药物分析检测领域。
背景技术
头孢匹胺钠,其化学名为:(6R,7R)-7-[(R)-2-(4-羟基-6-甲基-3-吡啶羰基氨基)-2-(对羟基苯基)乙酰氨基]-3-[[(1-甲基-1H-四唑-5-甲基)硫]甲基]-8-氧代-5-硫杂-1-氮杂双环[4,2,0]辛-2-烯-2-羧酸钠盐。是一种抗菌素类药物,用于葡萄球菌属、消化球菌属、肠杆菌属、变形杆菌属、流感杆菌、链球菌属等敏感菌引起的败血症、烧伤、手术切口等继发性感染、咽喉炎、急慢性支气管炎、扁桃体炎、胆囊炎、胆管炎、腹膜炎、脑膜炎、子宫内感染等。
头孢匹胺钠是一种新药,在2005年药典中没有记录其研究方法,在文献中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高效、高灵敏度、应用范围广、等优点,因此在药物检测中普遍使用。但在注射用头孢匹胺的检测中,色谱柱采用C8柱,采用HPLC进行药品检测,一般配备C18柱,C8柱需要另配,而且价格较贵,而且操作比较繁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分析头孢匹胺钠药物有效成分含量的注射用头孢匹胺钠的荧光测定方法,本方法简单,实用,高效,适合于投资成本不太高的检测。
技术解决方案:头孢匹胺钠的荧光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配制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X-100贮备液: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X-100溶于水,加水定容,配制成浓度为0.5×10-3~3.0×10-3mol/L的贮备液;
(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头孢匹胺钠标准品作为溶质,用浓度为1.5×10-3mol/L的TritonX-100水溶液作为溶剂配制成浓度为8.0×10-5mol/L头孢匹胺钠溶液;
(3)以1.5×10-3mol/L的TritonX-100水溶液作为溶剂,稀释步骤(2)制得对照品溶液,得到浓度为8.0×10-6~8.0×10-5mol/L待测液,混匀后室温放置5~8h后制得待测液;
(4)将步骤(3)的待测液置于荧光光谱仪的1cm石英比色皿中,设定激发波长为280nm,发射波长范围为290~450nm,扫描速度为15~3000nm/min,激发狭缝和发射狭缝宽度均为2.5~20.0nm,测定荧光强度;
(5)线性关系的确定:以TritionX-100的荧光强度的对数为纵坐标、头孢匹胺钠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工作曲线,两者呈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lnI=8.827-19921C,r=0.9995。
pH的影响:pH<6.5时,随pH的增大,测试体系的荧光强度增强,当pH=6.5~7.5时,测试体系的荧光强度达到最大并保持稳定,当pH>7.5时随pH的增大荧光强度逐渐变弱,因此,本发明选用纯水作为溶剂,可以避免由于缓冲溶液造成的对荧光强度的影响。
TritonX-100浓度的影响:固定头孢匹胺钠的浓度为4.0×10-5mol/L,TritionX-100的浓度分别为0.5、1.0、1.5、2.0、2.5、3.0×10-3mol/L,分别测其荧光强度,TritonX-100的浓度大于2.0×10-3mol/L时,其自身的荧光强度也开始猝灭,当其浓度为1.5×10-3mol/L时,猝灭前后的荧光强度差ΔI最大,所以选择曲拉通的浓度为1.5×10-3mol/L时,有最佳的猝灭效果。
放置时间的影响:在1.5×10-3mol/L的TritonX-100储备液中加入头孢匹胺钠,使其浓度为4.0×10-5mol/L,每隔2小时测定一次荧光强度,在4~6h时,猝灭的荧光强度基本达到稳定,6h以后荧光强度剧烈的下降,体系的稳定性变差,所以选择5h为最佳的测定条件。
线性关系的确定:取头孢匹胺钠标准品溶于水后配制成11组由浓度由低到高的溶液,加入与供试液组成相同和含量相同的苯甲酸钠,在上述11组试管中加入TritionX-100储备液,使其浓度为1.5×10-3mol/L,并在相同的荧光条件下分别测定荧光强度,绘制标准曲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科技大学,未经内蒙古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551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