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太阳能热水器上水报警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55221.7 | 申请日: | 2010-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663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李殿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殿治 |
主分类号: | F24J2/46 | 分类号: | F24J2/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1400 山东省莱州市文***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热水器 上水 报警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太阳能热水器水箱上水满水时的自动报警装置,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太阳能热水器上水报警器。
背景技术
太阳能热水器水箱上水满水时应及时关闭上水阀门,以避免水资源的浪费。当前使用或设计的上水报警装置中,回水管式报警装置不仅报警不及时,信号不明显,而且那些回水本身就是浪费。电路式报警装置开关控制部分与水直接接触极易锈蚀,有的还需另设人工开关,不仅使用寿命短,而且也不方便。这些缺点和不足显然需要克服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要提供一种太阳能热水器上水报警器,解决水箱上水时能及时自动报警和撤警的技术问题,以克服当前有关装置和设计的缺点和不足。
技术方案
本太阳能热水器上水报警器,包括水箱顶端的排气管和底端的总水管,其特征是,一连通水管,其进水口位于排气管内,或位于水箱内靠近顶端的地方,其管身从从通气管壁或水箱前端或底端密封穿越到水箱外部,其出水口与浮桶的后端或底端连通密封固接,该浮桶内设一浮子,浮子上面中心固设一垂直向上的立柱,浮桶底端设一小泄水孔,浮桶中上部前端设一溢水口,溢水口上方浮桶顶端是电路控制室,电路控制室由顶端及四周边下垂面围成,内设两导电片,该两导电片相离绝缘,居中上下排列,其后端固定于电路控制室后端,并分别与电路两极相连,上方导电片前端固定于顶端,下方导电片是弹力片,上面设凸起的触点,前端被浮子立柱顶起时可上升与上方导电片接通,浮子立柱下降后可恢复原位,二导电片下方有一从后端向前延伸的下坡状挡水板。
水箱上满水后,水从连通水管进入浮桶,由于进水速度大于泄水速度,水位上升,浮子立柱顶起下方导电片,将电路接通开始报警,停止上水后,小泄水孔继续泄水,浮子下降,下方导电片弹回原位,电路断开,报警停止。
有益效果
1、水箱上满水后能及时自动报警,停止上水后能及时自动撤警,节约水资源。
2、电路控制室内的电路控制开关与雨水和自来水隔绝不易锈蚀,使用寿命长。
3、本装置既可预制于厂家的新水箱上,也可加装于用户已在使用的旧水箱上,应用市场大。
4、不上水时,连通管和浮桶内无水,不怕上冻。
附图说明:
图1是连通水管进水口设于排气管内的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2是连通水管进水口设于水箱内顶端下方管身从水箱前端下部穿出的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3是连通水管进水口设于水箱内顶端下方进水口与出水口重合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4是连通水管进水口设于水箱内顶端下方管身从水箱底端穿出的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太阳能热水器上水报警器,包括水管顶端的排气管1和底端的总水管2。一连通水管3,其进水口3-1与排气管1底部前端连通固接,其管身贴近水箱顶端外水平向前延伸至水箱前端后,沿水箱前端垂直下行,其出水口3-2从浮桶4下方与浮桶4底端连通固接。浮桶4底端设一小泄水孔4-1,浮桶4内有一浮子4-2,浮子4-2上面中心设一垂直向上的立柱4-3,在距离略大于浮子4-2的高的浮桶中上部前端设一溢水口4-4.,溢水口4-4上方,浮桶4的顶端及顶端的四周边下垂面围成一电路控制室4-5,该电路控制室4-5内上部设有两导电片4-6,该两导电片4-6相离绝缘,居中上下排列,其后端固定并分别与报警电路的两极相连,上方导电片前端固定于电路控制室4-5顶端,下方导电片上面有凸出的接触点,下方导电片带弹性,其前部与浮子立柱4-3对应可上下活动。两导电片4-6下方溢水口4-4的上方是后端及两侧与电路控制室4-5后端及两侧一体的下坡状挡水板4-7,挡水板4-7前端位置和形状不影响浮子立柱4-3上下活动。浮子4-2和浮子立柱4-3上升时,将下方导电片向上顶起,两导电片4-6连通,浮子立柱4-3下降后,下方导电片因弹力和重力而恢复原位,两导电片4-6相离。
一般来说,连通水管3的出水口3-2不高于进水口3-1,浮桶4的溢水口4-4的上边缘低于进水口3-1的下边缘,溢水口4-4的下边缘与浮桶4底端的高度差略大于浮子4-2的高度,排气管1和连通水管3的内径大于总水管2的内径,小泄水孔4-1的内径不大于总水管2内径的三分之一,溢水口4-4的面积大于进水口3-1的面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殿治,未经李殿治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552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人脸识别闹钟及其闹醒用户的方法
- 下一篇:太阳能热光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