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动物胚胎制备的营养液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55324.3 | 申请日: | 2010-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910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30 |
发明(设计)人: | 王鸿泰;邓恩峰;何力;王莉莎;陈根新;王羿明;李小琴;王羿骢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鸿泰 |
主分类号: | A23L1/08 | 分类号: | A23L1/08;A23L1/32;A23L1/328;A23L1/33 |
代理公司: | 荆州市技经专利事务所 42219 | 代理人: | 韩志刚 |
地址: | 434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物 胚胎 制备 营养液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保健品制剂领域,特别涉及到用动物胚胎制备的营养液。
背景技术
目前所研究得胚胎学证实,从受精卵开始,各个器官的发育已全面起动,一个受精卵便开始了它全面向新生命形成的方向有条不紊的生命历程,几百种乃至上千种酶开始了互不干扰的反应。在生物学研究已经相当发达的今天,还没有一个科学家能够在一个反应器中同时进行多种酶的反应,更不用说几百种酶的生化反应,而在这个全息胚中若干种酶都能各自完成它的生物学使命。对于许多疑难病症就中、西医学来说,也是难以名状的。如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各种癌症等。中医的观点是首先要给予全方位的营养调理,而不是单一的营养补给,就是所说的标本兼治。而目前的各种营养液、口服液大多是针对某一种疾病进行调理,而不是对身体进行全方位的营养调理。目前所知的酶解方法有洪鹏志(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6),曾用酶解法酶解过黄鳍金枪鱼的油酯;周涛(湛江水产学院学报,1997),曾用酶解法酶解过鲐鱼的蛋白质;张根生等(食品工业科技,2003)曾水解过全蛋蛋白质等;张圆圆(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0)综述了孵蛋的成分变化,但从来没有人用孵蛋方法酶解过孵蛋的全息胚胎做为营养液。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家禽类蛋或鳖龟类蛋经半孵化,使用酶解法制备的营养液。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动物胚胎制备的营养液,尤其适合用家禽类蛋或鳖龟类蛋半孵化后使用酶解法制备,所述营养液中各组分的重量份组分为:
胚胎液 45-55份 胰蛋白酶 1.5-1.6份
蔗糖 1-1.2份 蜂蜜 1.5-2 份
柠檬酸 1-1.2份 水 45-55份
以上各组分按比例,用酶解法制备成营养液。
所述的用动物胚胎制备的营养液,其胚胎液的制备方法为:在32-40℃温度下,将家禽类蛋或鳖龟类蛋孵化8-20天,然后打破蛋壳,将其中的蛋白质、卵黄与水按1:1的重量份组分混匀,调节PH值至7.5,将所得液体研磨10分钟,制成胚胎液。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为:
1、适用于中老年人和所有罹患各种疑难病症的所有人群。
2、所述营养液来源于纯生物,它的成份也就是组成人身体几乎所有成分,故营养配比合理,无公害和副作用物质存在。
3、在营养液中所检测到的多种成份都是人体在发育过程中所需要的成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选用土鸡蛋制备营养液
1、将土鸡蛋放入恒温箱中,在38-38.2℃温度下,孵化8天。
2、将孵化8天的土鸡蛋打破,取出蛋白质与卵黄,按重量份组分与水1:1的配制混匀,调节PH值至7.5,研磨10分钟,制成胚胎液。
3、按重量份组分取胚胎液45份和水45份混匀,在50℃温度加入胰蛋白酶1.5份,酶解5小时,在90℃温度灭菌10分钟,加入蔗糖1份、蜂蜜1.5份、柠檬酸1份,制成营养液。
实施例2
选用鸭蛋制备营养液
1、将鸭蛋放入恒温箱中,在37.8-40℃温度下,孵化10天。
2、将孵化10天的鸭蛋打破,取出蛋白质与卵黄,按重量份组分与水1:1的配制混匀,调节PH值至7.5,研磨10分钟,制成胚胎液。
3、按重量份组分取胚胎液50份和水50份混匀,在50℃温度加入胰蛋白酶1.6份,酶解5小时,在90℃温度灭菌10分钟,加入蔗糖1.1份、蜂蜜1.7份、柠檬酸1.1份,制成营养液。
实施例3
选用鳖龟蛋制备营养液
1、将鳖龟蛋放入恒温箱中,在32-32.5℃温度下,孵化20天。
2、将孵化20天的鳖龟蛋打破,取出蛋白质与卵黄,按重量份组分与水1:1的配制混匀,调节PH值至7.5,研磨10分钟,制成胚胎液。
3、按重量份组分取胚胎液55份和水55份混匀,在50℃温度加入胰蛋白酶1.6份,酶解5小时,在90℃温度灭菌10分钟,加入蔗糖1.2份、蜂蜜2份、柠檬酸1.2份,制成营养液。
实例检测结果:
鸡胚胎口服液氨基酸含量(n=5)(mg/100m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鸿泰,未经王鸿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553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数字防盗门
- 下一篇:一种超薄高抗折硅酸盐板的新型复合板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