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用溶剂热法制备BaHfO3:Ce纳米发光粉体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55407.2 | 申请日: | 2010-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209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马伟民;苑晓宇;杨化仁;李玉玲;温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1/67 | 分类号: | C09K11/67 |
代理公司: | 沈阳技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205 | 代理人: | 张志刚 |
地址: | 110142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溶剂 法制 bahfo sub ce 纳米 发光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采用溶剂热法制备BaHfO3:Ce纳米发光粉体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纳米技术不断发展,纳米材料不断展现出高活性、高比表面能等独特性质,研究表明,发光颗粒的尺寸对发光性能影响很大,颗粒尺寸越小,发光效果越好。BaHfO3具有对X射线超强阻止本领,衰减快,光输出较高等优良特性,是适应快速响应探测器的极有前途的闪烁体基质材料之一,但至今仍未能将其烧制成透明陶瓷,故制备出性能优良的BaHfO3粉体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要获得光学性能优良的闪烁陶瓷,需要烧结活性好,粒度均匀,近球形的粉体作为烧结原料,同时激活剂在基质中的均匀掺杂也非常重要。这就对BaHfO3粉体的制备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纳米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很多,采用共沉淀法、溶胶-凝胶法、微乳液法等都可制备出BaHfO3粉体,其形貌和粒径存在不同差异。共沉淀法很难实现各种离子同时沉淀,因此容易造成稀土激活剂掺杂不均匀;溶胶凝胶得到粉体的形貌不易控制;相比之下,水热法简单易行,团聚少,粒径和形貌通过调整工艺参数可以得到控制,激活剂在基质中掺杂较为均匀。而采用混合溶剂作为溶剂,缓和了实验条件,改善粉体的粒径、形貌。混合溶剂热法在这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乙醇可以降低去离子水的介电常数,从而降低BaHfO3的溶解度,产生高的饱和度,使成核与生长速度增大,而成核所需的过饱和度较生长所需更高,因此所得粉体粒径较小;还可以降低粉体的表面活性;加入乙醇可促进前驱物迅速脱水,促进反应速率,有利于形核。混合溶剂热法制备纳米粉体,可通过改变溶剂的组成配比,使生成的纳米粒子的大小、粒度分布以及存在的形态得到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溶剂热法制备BaHfO3:Ce纳米发光粉体的方法,即乙醇/水溶剂热法制备纳米BaHfO3:Ce发光粉体的方法,该方法制备的纳米BaHfO3:Ce发光粉体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易行,制备粉体粒径和形貌可控性很强。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采用溶剂热法制备BaHfO3:Ce纳米发光粉体的方法,该方法采用高纯Ba(NO3)2,HfOCl2??8H2O作为反应原料,以Ce(NO3)3作为激活剂,KOH作为矿化剂,乙醇/水混合溶剂作为反应时的溶剂;制备过程包括原料配置、矿化剂加入、混合、水热反应、过滤、洗涤及干燥过程;BaHfO3:Ce纳米发光粉体中Ce的含量在0.1-1.1 mol%之间。
所述的采用溶剂热法制备BaHfO3:Ce纳米发光粉体的方法,采用的乙醇/水混合溶剂的体积比为5:1。
所述的采用溶剂热法制备BaHfO3:Ce纳米发光粉体的方法,溶液混合后PH值12.5-14;水热温度120-220 ℃;保温时间8h-24 h;干燥温度70-100 ℃。
本发明的优点与效果是:
本发明所采用的工艺可控,成本低廉,操作环节简单,无需煅烧,节省能耗。在制备过程中,通过控制原料的配比,调节水热温度,保温时间,PH值、不同溶剂配比等条件,可实现产品的晶型、形貌以及粒径大小的控制。前驱物在水热温度100~200 ℃保温12~24 h,PH值为9~13.5,溶剂配比V(C2H5OH):V(H2O)为5:1得到尺寸约为50 nm的BaHfO3:Ce纳米粉体,其形貌为近球形,分散性较好。该制备BaHfO3:Ce纳米粉体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有广阔的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溶剂配比V(C2H5OH):V(H2O)为3:1,PH值为13.5,水热温度200℃保温24 h后得到的粉体形貌的SEM图;
图2为溶剂配比V(C2H5OH):V(H2O)为4:1,PH值为13.5,水热温度200℃保温24 h后得到粉体的SEM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化工大学,未经沈阳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554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换电站设施
- 下一篇:一种连接便携式音乐设备与汽车音响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