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刺花椒的无性繁殖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555458.5 申请日: 2010-11-23
公开(公告)号: CN102037847A 公开(公告)日: 2011-05-04
发明(设计)人: 夏福吉 申请(专利权)人: 陈继国
主分类号: A01G1/00 分类号: A01G1/00;A01G1/06
代理公司: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代理人: 张媛德;范严生
地址: 657300 云南省昭通*** 国省代码: 云南;5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花椒 无性繁殖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花椒的无性繁殖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改良后无刺花椒的无性繁殖方法。

背景技术

花椒是芸香科灌木,与辛夷、生姜并称为中国传统的三大辛辣香料,自古以其功用和品味倍受青睐。花椒以其馨香鲜麻能去膻增鲜,开味健脾、防疫治病。其中,青椒因其色泽青翠,麻香味纯正,含油量高等优良特性而深受消费者喜爱,在一些地方红椒的市场已被青椒挤占,市场需求的增长率远大于红椒。但是有性繁殖种苗抗逆性差、病虫害难以防治、种苗质量低劣,是导致花椒低产、树龄短的主要原因,特别是花椒皮肤繁刺,管理作业和采收十分扎手,刺伤皮肤疼痛难受,更是导致管理采收劳动效率低,劳动力成本投入大的根本原因,是制约花椒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能改良花椒品质,皮肤繁刺变为少刺微刺或无刺,缩短花椒产前期,增长丰产期和寿命,增强抗病能力和抗逆性,提高劳动效率和提高花椒产品产量质量,减少椒农管理采收的劳动投入、大幅减少采收过程中刺伤痛苦,促进椒农增产增收的无刺花椒的无性繁殖方法。

本发明所述的无刺花椒的无性繁殖方法,其步骤为:

a、育苗,采集优质野生花椒,即俗称的臭椒、水椒或狗屎椒的熟椒籽或红椒籽,去蜡后,于秋季直播于温度在15-30℃、湿度在80-90%的疏松土壤中育苗;

b、移栽,幼苗长高至10-20cm,按10×10cm-20×20cm的株行距,于春季移载至较肥沃的土壤中培育成地径达0.4cm-1 cm的砧木母本;

c、采穗嫁接,取优良青椒作为接穗父本,接于砧木母本离地面5-10cm处; 

d、定植,待步骤c中的苗高长至30-50cm便可出圃,于初夏或晚秋时节移栽定植,培育为成树。 

步骤d中所述的定植后,按花椒的培育方法培育为成树,一般需要3-5年,成树后作为采穗父本再次嫁接,于春秋季节,温度在20-30℃之间,采取切接的方法,取步骤e中培植的成树作为父本嫁接于砧木母本离地面5-10cm处;待步骤c中的苗高长至30-50cm便可出圃,于初夏或晚秋时节移栽定植,即得第二代繁殖采穗父本。第二代繁殖采穗父本按上述的方法再次嫁接后得第三代繁殖采穗父本,以此类推,每经过一代嫁接改良,每株树刺总量将减少30-60%,平均每粒刺的体积减小30-50%。经过无性繁殖改良后三次以上优良成树上的花椒株穗作为父本嫁接,即可培育成了无刺或少微刺花椒。

本发明中采用抗逆性强的芸香科野生椒,俗称臭椒、水椒或狗屎椒培育后作砧木母本,取优质的本地青椒株穗作父本,采用无性繁殖技术,经过至少三代以上的繁殖株穗,至少3年树龄成树为一代,不足龄、不成熟椒树株穗品质不稳定,易变异。经过10多年时间的不断的田间试验,花椒皮肤逐渐由繁刺变化为少刺微刺或无刺,最终培育成了无刺或微刺花椒。

本发明所述的无刺花椒的无性繁殖方法,能保持父本的稳定性和母本的优越性,与有性繁殖的实生苗和普通无性繁殖椒苗相比截然不同,主要优特点表现:

Ⅰ、生物学特性

植物学性状:采用无刺花椒的无性繁殖方法所培育的花椒树势强健,呈自然开张形,三年生树,株高3米以上,冠茎5—6米,树梢健壮,叶片浓绿,一羽复叶5—7叶,果实圆球形,青椒青绿果皮千粒重17—19克,成熟红椒鲜红,籽粒饱满,籽粒黑色圆形有光泽,果皮千粒重18—22克。

Ⅱ、生长特点

采用无刺花椒的无性繁殖方法所培育的花椒,萌发枝力强,叶色深绿,皮肤少微刺或无刺,年生侧枝都能萌发成枝,幼树直立阶段,树势旺盛,立体结果性强,春夏秋梢都能成为结果母枝,3年生树株高3米以上,主枝可达8个,2级枝8—10个,由于萌发枝力强,幼树枝叶量大,有利于营养积累,提早成花结果。

Ⅲ、适应性

采用无刺花椒的无性繁殖方法所培育的花椒,在长江南北的广大地区均可栽培,特别是金沙江河谷两岸1400米海拔以下的地区最为适宜生长,适应温度1℃—40℃之间,0℃下枝稍受冻,但不会死亡,生长不良。各种土壤都能适应,但以砂土最佳。

Ⅳ、主要优点

采用无刺花椒的无性繁殖方法所培育的花椒,树冠内外各部位都能结果,立体结构性强,着果率高,定植的第二年能挂果试产。以后逐年增长,第五年进入丰产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继国,未经陈继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5545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