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拼接墙显示单元平动翻转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55722.5 | 申请日: | 2010-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950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发明(设计)人: | 张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威创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3/02 | 分类号: | F16M13/02;F16M11/04;F16M11/06;F16M11/16;G09F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黄磊;靳荣举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拼接 显示 单元 平动 翻转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拼墙大屏幕显示,具体涉及一种拼接墙显示单元平动翻转结构。
背景技术
液晶拼墙是由多个显示单元组成的大屏幕显示墙,对于靠墙安装或直接固定在墙体上的液晶拼墙,其安装调整及后续维护对显示单元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其中一条就要求显示屏能在前面打开,即平动前移并翻转。目前,市场上也有前维护式的液晶拼墙显示单元,其在前面打开的方式多种多样,但都有一些共同的缺点。比如平动不够平稳,容易左右晃动;翻转支撑某些厂家采用气弹簧,导致占用空间大、结构复杂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平动平稳、翻转灵活、结构简单可靠且成本较低的拼接墙显示单元平动翻转结构,本机构可以对显示屏进行一个方向的平动调节及两个方向的转动调节,即显示屏具备三个自由度调整。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本拼接墙显示单元平动翻转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翻转架和显示屏,机架两侧均设有第一交叉杆、第二交叉杆、纵杆、支撑杆,第一交叉杆的中间与第二交叉杆的中间铰接,第一交叉杆上端与机架铰接,第一交叉杆下端与纵杆滑动连接,第二交叉杆上端与纵杆铰接,第二交叉杆下端与机架滑动连接,支撑杆一端与纵杆滑动连接,支撑杆另一端与翻转架铰接,翻转架上端与纵杆铰接,显示屏安装在翻转架上。
所述机架下端开第一条形孔,第二交叉杆下端的凸柱在第一条形孔内上下滑动。
所述纵杆下端开第二条形孔,第一交叉杆下端的凸柱在第二条形孔内上下滑动。
所述纵杆中间开第三条形孔,支撑杆一端的凸柱在第三条形孔内上下滑动。
所述两边的纵杆上方均设有调整纵杆和机架之间距离的第一螺丝。
所述两边的纵杆下方均设有调整纵杆和翻转架之间夹角的第二螺丝。
所述第二交叉杆、纵杆、翻转架的上端通过同一个铰接轴铰接。
所述翻转架的底部设有一个拧紧螺丝,拧紧螺丝顶住纵杆的底部,达到固定翻转架和显示屏的作用。
所述两侧的第一交叉杆上端与机架都是通过第一联动杆铰接,第一联动杆贯穿两侧的第一交叉杆上端和机架;两侧的第一交叉杆的中间与第二交叉杆的中间都是通过第二联动杆铰接,第二联动杆贯穿两侧的第一交叉杆的中间和两侧的第二交叉杆的中间。此处两条联动杆起到同步稳固的平移左右两侧的交叉杆的作用,保证了平移过程交叉杆不会倾斜。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
1、本拼接墙显示单元平动翻转结构,机架积木式堆叠就可以组成大屏幕的后盖。机架、第一交叉杆、第二交叉杆、纵杆、支撑杆、翻转架互相联动,机架是固定不动的,两个交叉杆的打开和收缩实现了显示屏的平动功能(第一自由度),翻转架可绕铰接轴上下翻转(第二自由度),达到平动前移平稳,翻转灵活,结构简单可靠且成本较低。
2、在纵杆、翻转架收缩状态下,调整第一螺丝和第二螺丝,就可以调整机架、纵杆、翻转架之间的距离。当左、右两边的第一螺丝一个调高一个调低,那么就可以实现显示屏的微微倾斜(第三自由度),但是显示屏微微倾斜的角度已经能够满足微调的要求。
3、本发明的平动翻转结构适用于各种拼接墙显示单元,拼接墙显示单元可以为液晶显示屏、OLED显示屏、PDP显示屏等相同原理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拼接墙显示单元平动翻转结构的侧面剖视图。
图2是显示屏前移的侧视图。
图3是显示屏前移翻转后的侧面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轴测图。
图5是图4的A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5所示的拼接墙显示单元平动翻转结构,包括机架1、翻转架2和液晶屏3,机架两侧均设有第一交叉杆4、第二交叉杆5、纵杆6、支撑杆7,第一交叉杆的中间与第二交叉杆的中间铰接,第一交叉杆上端与机架铰接,第一交叉杆下端与纵杆滑动连接,第二交叉杆上端与纵杆铰接,第二交叉杆下端与机架滑动连接,支撑杆一端与纵杆滑动连接,支撑杆另一端与翻转架铰接,翻转架上端与纵杆铰接,液晶屏安装在翻转架上。
机架1下端开第一条形孔8,第二交叉杆5下端的凸柱9在第一条形孔内上下滑动。
纵杆6下端开第二条形孔10,第一交叉杆4下端的凸柱11在第二条形孔内上下滑动。
纵杆6中间开第三条形孔12,支撑杆7一端的凸柱13在第三条形孔内上下滑动。
两边的纵杆上方均设有调整纵杆和机架之间距离的第一螺丝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威创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威创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557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高燃料电池运行寿命的模块
- 下一篇:一种二次电池用正负极集流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