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洗油连续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55970.X | 申请日: | 201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825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02 |
发明(设计)人: | 郝继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孝义市金精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C1/04 | 分类号: | C10C1/04;C10C1/08;C10C1/12;C07C7/04;C07C13/567;C07C13/547;C07C15/24 |
代理公司: | 山西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地址: | 032307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属于煤焦油洗油加工领域,具体为煤焦油洗油生产萘油、中质洗油、甲基萘、工业苊、工业芴的精馏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所采用的煤焦油间歇洗油生产工艺是以煤焦油洗油为原料,在间歇蒸馏釜中加工逐步生产出萘油、中质洗油、甲基萘、工业苊、工业芴,以20M3的蒸馏釜为例,每次加入的原料需要反应20天左右,然后再将收集到的残油重新加入蒸馏釜进行精馏,反复几次后才能得到芴、苊产品。这种生产方法的缺点是:反应时间长,耗能高;产量低,每天约生产1-2吨,生产时期长;产品质量不稳定,产率低,芴、苊的产量均为50-60%左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节能、生产效率高的连续洗油加工方法。
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连续洗油加工方法,反应在4组精馏塔(A、B、C、D)中依次进行,原料洗油通过泵进入精馏塔A,塔顶采萘油,侧线采甲基萘,塔底残油通过泵进入精馏塔B; 精馏塔B塔顶采中质洗油,侧线采苊馏分,经结晶后分离得到工业苊,塔底残油通过泵进入精馏塔C;精馏塔C塔顶再次采苊馏分,侧线采氧芴馏分,塔底残油经过泵进入精馏塔D;精馏塔D塔顶采氧芴馏分,侧线采出芴馏分,芴馏分经溶剂处理后得工业芴。
每个精馏塔的回流比及温度控制都可以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方法确定,本发明的创新点在于将原本单独使用的精馏塔串联起来,不仅实现了连续生产,还可以使后一精馏塔利用前一精馏塔塔底残油的热,有效地减小了能源消耗。
与现有的间歇洗油生产方法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 生产量大,日加工洗油可达20吨,日产萘油1-2吨,甲基萘7-8吨,工业苊1.6-1.8吨,中质洗油2-2.5吨,工业芴1.8-2吨。
(2) 产品质量稳定,工业甲基萘甲基萘含量≥65%,工业苊苊含量≥95%,工业芴芴含量≥95%。
(3)耗能低,因前塔残油作为后塔原料,利用一前塔残油的显热,能耗必然降低,与间歇蒸馏相比,能耗至少降低30%。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设置布置图。
图中,1-塔底;2-侧线;3-塔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一步说明。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连续洗油加工方法,反应在4组精馏塔(A、B、C、D)中依次进行,原料洗油通过泵进入精馏塔A,塔顶采萘油,侧线采甲基萘,塔底残油通过泵进入精馏塔B; 精馏塔B塔顶采中质洗油,侧线采苊馏分,经结晶后分离得到工业苊,塔底残油通过泵进入精馏塔C;精馏塔C塔顶再次采苊馏分,侧线采氧芴馏分,塔底残油经过泵进入精馏塔D;精馏塔D塔顶采氧芴馏分,侧线采出芴馏分,芴馏分经溶剂处理后得工业芴。
图1是实现本发明的设备布置图,精馏塔使用本领域通常使用的设备,各精馏塔底部通过管路首尾相接。精馏塔底部装有加热设备,通过塔顶3、侧线2和塔底1的冷凝器控制相应塔段内的回流温度,使相应的塔段内的温度范围对应于该段产品的沸点,各精馏塔的温度及产品分别是:
精馏塔A
塔顶温度:200-220℃,产物:萘油;
侧线温度:220-240℃,产物:甲基萘;
塔底残油输入精馏塔B 。
精馏塔B
塔顶温度:240-270℃,产物:中质洗油;
侧线温度:270-280℃,产物:苊馏分;
塔底残油输入精馏塔C 。
精馏塔C
塔顶温度:270-280℃,产物:苊馏分(经结晶分离后得到工亚苊);
侧线温度:280-290℃,产物: 氧芴馏分;
塔底残油输入精馏塔D 。
精馏塔D
塔顶温度:280-290℃,产物:氧芴馏分;
侧线温度:290-300℃,产物:芴馏分(经结晶分离后得到工业芴)。
为了提高各精馏塔中不同产物的产率,各精馏塔的理论塔板分别是精馏塔A 40,精馏塔B 50,精馏塔C 60,精馏塔D 7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孝义市金精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孝义市金精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5597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