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铁路客车模块化枕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56080.0 | 申请日: | 2010-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501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张磊;杜彦品;温爱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F1/08 | 分类号: | B61F1/0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牛莉莉 |
地址: | 21003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路 客车 模块化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路客车枕梁模块结构,属于铁路客车底架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铁路客车底架钢结构一般采用无中梁结构,枕梁模块仅包含枕梁部分,与枕后纵梁及抗蛇形减震器安装梁没有形成一个整体,由于抗蛇形减震器座安装面相对于枕梁下盖板的形位公差要求较高,因此对底架总组装焊接要求较高。同时,由于枕后车中位置纵向梁的存在,当车钩力沿牵引梁传递到枕梁后,不能沿枕梁顺利传递到底架边梁,而是继续沿着枕后车纵向梁向后传递,从而造成纵向梁末端波纹地板应力超高,而且随着纵向梁加长不断向后传递。为解决以上问题,需要对现有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一个全新的枕梁连接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散组装结构枕梁装配精度低、枕后波纹地板应力过高的缺点,提供一种铁路客车模块化枕梁结构,其加工精度高,改变车钩力的传递路径,解决枕后波纹地板应力过高的问题。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铁路客车模块化枕梁结构,其特征在于:由枕梁、枕后第一横梁、枕后第二横梁、抗蛇形减震器安装梁构成,所述枕梁两端、枕后第一横梁两端、枕后第二横梁两端与抗蛇形减震器安装梁焊接固定为一体。
进一步的,本发明铁路客车模块化枕梁结构中,枕梁下盖板加工有空气弹簧安装面、心盘安装面、抗蛇形减震器座安装面。
更进一步的,本发明铁路客车模块化枕梁结构中,所述枕梁通过抗蛇形减震器安装梁与底架边梁焊接固定。
本发明加长了抗蛇形减震器安装梁,使枕梁、枕后第一横梁、枕后第二横梁三者都与其焊接固定,形成一个整体式模块,该模块可在车下进行装配生产,模块化、集成化程度高,提高了生产效率。整个模块组焊后,枕梁下盖板上空气弹簧安装面、心盘安装面、抗蛇形减震器座安装面等可在枕梁机加工中心进行统一加工,从而保证各安装面的加工精度。并且,本模块化枕梁结构取消了枕后纵梁,当车钩力传递到枕梁后,沿着枕梁向两侧发散,顺着两侧枕后抗蛇形减震器安装梁传递到底架边梁,改变车钩力的传递路径,从而解决了枕后波纹板应力超高的问题,有利于车体结构强度设计;同时也降低了底架重量,有利于车体轻量化设计。
可见,本发明构思奇巧、结构简单,装配精度高,生产效率高,且能改善车体结构强度。本发明将在轨道交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铁路客车模块化枕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的铁路客车模块化枕梁结构,如图1所示,由枕梁1、枕后第一横梁3、枕后第二横梁4、抗蛇形减震器安装梁21、22构成,枕梁1两端、枕后第一横梁3两端、枕后第二横梁4两端与抗蛇形减震器安装梁21、22焊接固定为一体。枕梁下盖板5加工有空气弹簧安装面61、62,心盘安装面7,以及抗蛇形减震器座安装面81、82。
本发明模块化枕梁结构的枕梁1通过抗蛇形减震器安装梁21、22与底架边梁(图中未示意)焊接固定。图中A区为原有枕后纵梁的焊接位置,本发明取消了枕后纵梁,改变车钩力的传递路径,从而解决了枕后波纹板应力超高的问题。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未经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560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生成散列助记符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用于照明的传递的可变聚光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