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随动转向功能的汽车后悬架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56120.1 | 申请日: | 201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012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冬成;毛勇;潘筱;孙延伟;周喻;高嘉;吴向杰;张建保;路向前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21/05 | 分类号: | B60G21/05;B60G7/00 |
代理公司: | 郑州异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4 | 代理人: | 韩华 |
地址: | 450016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转向 功能 汽车 悬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后悬架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随动转向功能的汽车后悬架。
背景技术
目前多用途汽车(MPV汽车)以其实用性、舒适性和安全性已逐渐成为人们的新宠。这类汽车的后悬架系统大多采用板簧结构和多连杆结构,由于板簧结构减震性能差,不能满足MPV乘用车的舒适性要求,而多连杆悬架结构复杂,成本高,不利于整车成本的降低,与同类车相比没有市场竞争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且能提高整车稳定性的具有随动转向功能的汽车后悬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的具有随动转向功能的汽车后悬架,它包括横梁,对称设置在所述横梁两端的左、右纵臂;所述车体前端的左、右纵臂的端部倾斜对称设置有左、右衬套;在所述横梁后部的左、右纵臂上设置有左、右后弹簧座。
所述横梁的横断面为开口向前的“V”形结构。
在位于所述横梁上方的左、右纵臂之间设置有横向稳定杆。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当行车速度超过一定限值,本后悬架系统可利用汽车转向时后悬架的柔性变形,使得后轮相对车架产生一定偏转且后轮只保持与前轮同向偏转,从而实现了后悬架的随动转向功能,提高了汽车高速行驶的稳定性和操控性,非常适合用于MPV汽车及轿车的后悬架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发明所述的具有随动转向功能的汽车后悬架,它包括横梁1,对称设置在所述横梁1两端的左、右纵臂2、3;所述车体前端的左、右纵臂2、3的端部倾斜对称设置有左、右衬套4、5;在所述横梁1后部的左、右纵臂2、3上设置有左、右后弹簧座6、7。所述横梁1的横断面为开口向前的“V”形结构;在位于所述横梁1上方的左、右纵臂2、3之间设置有横向稳定杆。
横梁1为用钢板冲压成形的开口向前的V形结构,使其具有更强的承载力;左、右纵臂2、3可以选用焊接的直缝电焊钢管,且左、右纵臂2、3和横梁1之间为焊接,横向稳定杆两端也分别焊接在左、右纵臂2、3上,在车体转向时起到抗侧倾作用。
连接车体的左、右衬套4、5倾斜对称设置在左、右纵臂2、3的端部,即左、右衬套4、5的轴线呈“八”字形布置,使得转向后左、右衬套4、5发生柔性变形,左、右后轮8、9相对车体产生一定偏转且后轮只保持与前轮同向偏转,从而实现了后轮8、9随动转向功能。从图1可看出,当汽车左转弯时,整车质心A点向左侧(箭头方向)行驶,地面提供给左、右后轮8、9向左(箭头)方向的侧向力,由于后悬架左、右衬套4、5的变形,使得后悬架在B点形成了横摆转动中心,左、右后轮8、9处的侧向力相对B点的横摆转动中心形成了向左方向的转动趋势(如箭头所示),从而使得两后轮分别向左转动一定的角度,与汽车转向方向一致,从而实现了随动转向功能。这种具有随动转向功能的后悬架提高了骑车高速行驶的稳定性和操控性,并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非常适用于MPV汽车及轿车的后悬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未经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561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拆卸的非公路用自卸车
- 下一篇:一种封口拉伸气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