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反射透明导电复合板材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56214.9 | 申请日: | 2010-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525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发明(设计)人: | 汪倩文;武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禾盛新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9/04 | 分类号: | B32B9/04;B32B27/28;B32B27/3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王玉国;陈忠辉 |
地址: | 21502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射 透明 导电 复合 板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电复合板材,尤其涉及一种抗反射透明导电复合板材。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通讯和消费电子产品的发展与普及,人们对3C电子产品的使用品质有越来越高的要求。特别是需要通过窗口屏幕让眼睛接收信息的产品,例如手机、电脑、车载显示器、数码相机、MP3、自动售票终端机等领域,更需要使用抗反射产品,以消除外在环境的反射光,提升画面的视觉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抗反射透明导电复合板材。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抗反射透明导电复合板材,基材为PC板,其特征在于:所述PC板的正面涂有表面改性层,所述表面改性层上设有抗反射层,所述抗反射层上溅镀有透明导电层;所述PC板的背面涂有硬化涂层。
进一步地,上述的抗反射透明导电复合板材,所述透明导电层上覆有PE保护膜。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抗反射透明导电复合板材,所述硬化涂层表面覆有PE保护膜。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性特点和进步主要体现在:
在光学级PC基板上涂表面改性层提高基板与抗反射层的附着力,抗反射层由两层具有不同折射率的透明层组成,光线经由具有不同折射率的抗反射层时,产生部分穿透部分反射的效果,因此反射光的波形会形成破坏性干涉,消除98%以上外在环境的反射光,达到提高画面显示效果的作用。透明导电层使用真空溅镀的方式溅镀纳米铟锡金属氧化物,省去通过光学胶水粘贴导电膜的步骤,节省成本;在基板背面涂上硬化涂层可以提高产品的耐划伤性和耐化学腐蚀性,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具有良好的表面硬度、耐划伤性,尺寸稳定性和异型加工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图1:本发明的截面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
1-PC板,2-表面改性层,3-抗反射层,4-透明导电层,5-PE保护膜,6-硬化涂层,7-PE保护膜。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抗反射透明导电复合板材,基材为光学级聚碳酸酯PC板1,PC板是光学级PC材料,透光率达到90%以上,通过挤塑、注塑工艺生产;P C板1的正面涂有表面改性层2,表面改性层2上设有抗反射层3,抗反射层3上溅镀有透明导电层4,透明导电层4上覆有PE保护膜5;PC板1的背面涂有硬化涂层6,硬化涂层硬化后的表面硬度达到3H/750g以上,透光率>90%,硬化涂层的硬化过程是在光照的条件下完成;硬化涂层6表面覆有PE保护膜7。其中,表面改性层2和硬化涂层6可以通过辊涂或喷涂方式中任一种实施;透明导电层4的材料为纳米铟锡金属氧化物,其中Ln2O3和Sn2O3的比例为9∶1;抗反射层3是由折射率不同的两个透明层组成,其表面粗糙度小于100nm。
采用光学级PC板作为基板,在赋予材料高透光性的前提下,提供了复合材料加工成不同结构的可能,在PC基板上涂表面改性层提高基板与抗反射层的附着力;该抗反射层由两层具有不同折射率的透明层组成,光线经由具有不同折射率的抗反射层时,会产生部分穿透部分反射的效果,因此反射光的波形会形成破坏性干涉,消除98%以上外在环境的反射光,达到提高画面显示效果的作用。透明导电层使用真空溅镀的方式溅镀纳米铟锡金属氧化物,省去通过光学胶水粘贴导电膜的步骤,节省了成本;在基板背面涂上硬化涂层可以提高产品的耐划伤性和耐化学腐蚀性,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发明抗反射透明导电复合板材能够消除98%以上外在环境的反射光,同时具有良好的表面硬度、耐划伤性,尺寸稳定性和异型加工性,可广泛应用于触控面板、电子游戏机、幼儿教学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方面。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禾盛新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禾盛新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562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接器嵌合状态检测装置
- 下一篇:太阳能热水器水位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