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导体温差微循环动力的竹炭空气清新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56434.1 | 申请日: | 201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920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30 |
发明(设计)人: | 张水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水祥 |
主分类号: | B01D53/04 | 分类号: | B01D53/04 |
代理公司: |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 33230 | 代理人: | 陈辉 |
地址: | 324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导体 温差 微循环 动力 空气 新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竹炭空气清新机,具体是涉及一种半导体温差微循环动力的竹炭空气清新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空气清新机多为活性炭吸咐罐,所使用的活性炭滤芯在吸咐一定的时间后就会饱和,一旦吸咐饱和了,所吸咐的有害气体异味等反而会释放出来,就会重新危害消费者的健康。同时由于结构设计不合理,吸咐饱和的空气清新机想要更换滤芯很复杂,大部分的消费者想要自已更换根本不可能,只有返回厂家,这样给消费者的使用带来不便和增加使用成本。本发明人改进过的竹炭空气清新机于2010年9月15日申报了国家专利,该空气清新机采用上下风机带动空气流动,气流流经纳米插层竹炭颗粒时被过滤清新,但是风机运行时机械噪音较大,能耗也很大,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半导体温差微循环动力的竹炭空气清新机。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半导体温差微循环动力的竹炭空气清新机,包括机架,机架的外壳三侧封闭一侧开门,所述机架的中上部设有上活性炭纤维粘滤层,机架的中下部设有下活性炭纤维粘滤层,上下两活性炭纤维粘滤层之间依次设有纳米插层竹炭颗粒层和半导体温差微循环动力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半导体温差微循环动力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P型极板和N型极板,两极板间排列有若干微循环管,两极板及微循环管的上面设有上金属导体层,上金属导体层开设有若干与微循环管相对应的上通孔;两极板及微循环管的下面设有下金属导体层,下金属导体层也开设有若干与微循环管相对应的下通孔,且下金属导体层中部断开被分隔成左右两块,左侧部分接触到P型极板,右侧部分接触到N型极板,下金属导体层的左侧部分连接到电源负极,下金属导体层的右侧部分连接到电源正极,经N型极板、上金属导体层和P型极板构成电流回路。
作为优选,所述下活性炭纤维粘滤层的下面设有进风盘,进风盘上设有进风通孔。
作为优选,所述上活性炭纤维粘滤层的上面封闭,在外壳上部或外壳顶部开设出风孔道。
本发明采用上下两活性炭纤维粘滤层之间填塞有纳米插层竹炭颗粒构成滤芯结构,同时在外壳安装滤芯的位置设有可以开合的门,这样更换滤芯很方便,有利于延长机器的使用寿命;本发明选用的纳米插层竹炭材料具有自洁功能,纳米插层竹炭具有不易产生吸咐饱和、能持续吸咐的特点,吸咐性能良好;利用半导体温差微循环动力装置替代了风机使得空气流动,半导体温差可以控制气流流量,无机械噪音,空气微动力循环使得纳米插层竹炭材料的吸附能力达到最佳,半导体温差微循环动力装置的能量消耗远小于同样性能的风机,有利于节能降耗。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半导体温差微循环动力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参看图1-2,本发明机架1的外壳三侧封闭一侧开门,机架1的中上部设有上活性炭纤维粘滤层2,机架1的中下部设有下活性炭纤维粘滤层5,上下两活性炭纤维粘滤层之间依次设有纳米插层竹炭颗粒层3和半导体温差微循环动力装置4,其中半导体温差微循环动力装置4包括相对设置的P型极板41和N型极板42,两极板间排列有若干微循环管43,两极板及微循环管的上面设有上金属导体层44,上金属导体层44开设有若干与微循环管43相对应的上通孔45;两极板及微循环管的下面设有下金属导体层46,下金属导体层中部截断被分隔成左右两块,左侧部分接触到P型极板41,右侧部分接触到N型极板42,下金属导体层46也开设有若干与微循环管43相对应的下通孔47。下活性炭纤维粘滤层5的下面设有进风盘6,进风盘6上设有进风通孔7。上活性炭纤维粘滤层2的上面封闭,在外壳上部或外壳顶部开设出风孔道,最好地是在外壳上部开设出风孔道。
下金属导体层46的左侧部分连接到电源负极,下金属导体层46的右侧部分连接到电源正极,这样经N型极板42、上金属导体层44和P型极板41构成电流回路。通电后,半导体温差微循环动力装置4的下面形成热端,半导体温差微循环动力装置4的上面形成冷端,热端处的下金属导体层46持续发热后,使得热端处的空气受热经微循环管43上升,再经外壳上部或外壳顶部的出风孔道排放出去,形成一个气流的微动力循环,空气气流流经纳米插层竹炭颗粒时被过滤清新。
最后,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仅是本发明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应认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水祥,未经张水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564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围栏单元连接器
- 下一篇:一种简易升降车库车位升降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