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封装电池的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56546.7 | 申请日: | 2010-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746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发明(设计)人: | 堀启一;久保绫辅;原田朋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2/08 | 分类号: | H01M2/0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刘建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封装 电池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包多个单电池的封装电池的制造方法,尤其涉及保持高的外观品质而向外装壳体内部良好地填充树脂的技术。
背景技术
近些年,将能够反复充电而使用的二次电池包装而成的封装电池广泛地普及。封装电池被广泛地用作笔记本型个人计算机或携带式电话、PDA、其它各种电子设备的主电源或后备电源等。
代表性的封装电池通过以薄型且方型的锂离子电池作为单电池,在单电池上电连接保护电路基板,将单电池组装于支架而形成的发电要件(心部部件)收纳于外装壳体,并进行内部密封而构成。
此外,存在实施浇注封装工序的情况,该浇注封装工序中,将发电要件收纳到外装壳体的内部后,从外部经由规定的填充口将使用了反应硬化型树脂材料等的流动性的树脂组成物作为浇注封装剂而使其密集地流入外装壳体的内部,之后使其硬化。通过利用该工序配置的浇注封装剂能够可靠地实现发电要件的部件彼此的绝缘,并且能够期待驱动时在单电池周边产生的热量由浇注封装剂吸热,并有效地向封装电池外部放热。并且,通过浇注封装剂使外装壳体内部成为密闭的结构,从而实现能够适合作为所谓的防爆规格的封装电池的结构,以免在产生异常时,封装电池内部的火花向外部飞散,对外部的易燃性的物质点火。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243364号公报
然而,在浇注封装工序中,存在将树脂组成物向外装壳体内填充时不能够很好地填充,树脂组成物向外部溢出的问题。
这样溢出的树脂组成物在浇注封装工序之后的未硬化状态时能够擦去,但由于是液体而很难完全擦去,而在外装壳体表面残留较多。另一方面,树脂组成物一旦硬化,则需要通过削去等方法除去。在该情况下,由于硬化的树脂存在粘接力,因此除去需要时间和劳力。并且哪种情况都会产生损坏封装电池的的外观品质的问题。
这样的问题在使用粘度比较高的树脂组成物时,由于填充的树脂组成物在从外装壳体的底部顺次积存前过早溢出的可能性高,因此认为这样的问题有更加显著的倾向。
如以上所示,在封装电池中实施浇注封装工序时存在未解决的余地。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树脂组成物向外部溢出的问题,并通过可靠地将树脂组成物向外装壳体内填充而能够期待发挥优良的电池性能的封装电池的制造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封装电池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将配设有单电池而成的发电要件收纳于外装壳体的收纳工序;向外装壳体与发电要件的间隙填充流动性的树脂组成物并使其硬化而进行浇注封装的浇注封装工序,其中,在浇注封装工序中包括:使用设有填充口及排气口的外装壳体,将第一管体从外部插入所述填充口,将第二管体从外部插入所述排气口,并通过第一管体从填充口填充树脂组成物,并且通过第二管体由排气口实施壳体内部的排气的树脂填充辅助工序;使填充后的树脂组成物硬化,并且除去插入到外装壳体的第一管体及第二管体而将所述填充口及所述排气口密封的树脂硬化辅助工序。
在此,在浇注封装工序中使用的外装壳体为长方体状,填充口及排气口设置在所述外装壳体的同一端面上。
另外,也可以使用具备支架的发电要件作为所述发电要件。
另外,也可以使用具备电路基板的发电要件作为所述发电要件。
并且,在填充辅助工序中,可以使从外装壳体的内部侧上升到第二管体的内部的树脂组成物向所述间隙落下。
并且,在浇注封装工序中,可以使用硅酮系、改性硅酮系、环氧系中的至少一种树脂组成物作为所述树脂组成物。
发明效果
根据具有以上特征的本发明的封装电池的制造方法,在浇注封装工序中,将第一管体插入外装壳体的填充口,通过第一管体从外部供给流动性的树脂组成物,并且将第二管体插入排气口,通过该第二管体进行排气,由此能够将该树脂组成物正确地填充到外装壳体内部的间隙,能够有效地防止在外装壳体的外部附着树脂组成物而外装壳体的外观品质降低的问题。
此外,可以使用漏斗分别作为第一及第二管体。
另外,以往在浇注封装工序中使用的树脂组成物的粘度高时,认为在从外装壳体的底部顺次填充树脂组成物前,存在树脂组成物从排气口溢出的问题,但在本发明中,通过将第二管体插入排气口,能够防止这样的漏出引起的外观品质的下降。在本发明中,能够防止这样由树脂组成物引起的外观品质的降低,并且,不需要擦去附着的树脂组成物或在硬化后进行除去的工序,因此提高制造效率的效果非常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洋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洋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565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