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机磁钢与磁回路的组合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57056.9 | 申请日: | 201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801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环宇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环宇平 |
主分类号: | H02K1/27 | 分类号: | H02K1/27;H02K1/28 |
代理公司: | 靖江市靖泰专利事务所 32219 | 代理人: | 曹征贵 |
地址: | 2145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机 磁钢 回路 组合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永磁电动机用转子结构,特别是涉及到一种电动机磁钢与磁回路的组合结构。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磁钢作为转子的磁极很常见,磁钢在安装固定时,传统的方法大致有两种:一种采用贴装的方式,用胶水将磁钢与转子铁芯贴装。采用该工艺方法安装,已知的缺陷有:1、胶水未涂均匀,磁钢表面清洗不彻底,固化时间不够,固化温度掌握不当,可靠性差,会因温度过高或过低,导致使胶水失效、磁钢脱落,损坏电机,造成严重后果;第二种采用高分子一次注塑,该方法已知的缺陷有:要使用专用注塑成形机和极复杂的成形模具,设备和模具投入成本极高。但最主要的问题是成形后部分磁钢会形成隐形裂纹,严重影响磁性能,装配后的转子如在恶劣环境下使用,需进行高低温冲击试验,合格率很低。上述两种方法都存在加工工艺难度大,位置精度无法保证,装配后转子平衡精度差等缺陷。为了消除转子不平衡,增加的校准成本很高,在市场上形成高质量的永磁电动机价格高的倾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电动机磁钢与磁回路的组合结构,来克服老式产品所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动机磁钢与磁回路的组合结构,是由磁回路、支撑铁芯,固定端板、隔磁片、磁钢、转轴所组成,其特征在于:磁回路的外围根据磁极数设置了相应数量的燕尾槽,内圆表面设计了承受径向扭矩的V形齿,支撑在铁芯的外径上;支撑臂设置为多等分,臂的端部设置了V形槽,以承受径向扭矩;固定端板设有与磁极数相同根数的双燕尾锁紧片,排列在端板外径上;隔磁片用隔磁材料经模具加工成V形状。其中磁钢形状根据电磁设计的需要而定。转轴根据客户要求设计而成。由上述各结构件组成新发明的磁钢转子结构,该发明保证了磁钢免除校正,且磁钢与磁回路组装方便、投入成本低,可靠无隐患,组装成的磁钢转子可保证通过严格的超速试验和高低温冲击试验,从真正意义上保证了电动机经久耐用。
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磁回路件
图2是本发明支撑铁芯
图3是本发明固定端板
图4是本发明隔磁片
图5是本发明磁钢
图6是本发明转轴
图7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1.固定端板 2.固定端板 3.转轴 4.支撑铁芯 5.磁回路件 6.磁钢 7.隔磁片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一种电动机磁钢与磁回路的组合结构中的图1所示,磁回路外圆表面设置的燕尾槽(图1a),每一条槽供固定端板上的双燕尾片中一个燕尾扦入,在磁回路外圆表面上形成与磁极数相同的磁钢腔,供组装磁钢用。内孔表面设置的V形齿(图1b),供转子承受径向分力和定位用。两相邻的V形齿中间,设置了定位用矩形凸台(图1c),即可起定位作用,也可以承受部分径向分力。图2所示支撑铁芯外径上设置的支撑臂,臂端的V形槽,主要供承受转子的径向扭矩力,在扦入隔磁片后,可阻隔磁通量流向铁芯,降低磁阻,又有径向定位作用。图3所示是固定端板,固定端板的外径圆周上设置的双燕尾片(图3a),一端的燕尾扦入磁回路燕尾槽中,锁紧燕尾片,另一端的燕尾锁紧两相邻磁钢,保证磁钢能贴合在磁回路上。固定端板的内侧平面上,根据磁回路的内壁形状和支撑铁芯外部形状,设置了空心凸台(图3b),填补磁回路与支撑臂间的间隙,起到承受轴向力矩和定位作用。两端固定板的厚度设置为1毫米,可阻止磁钢轴向滑移。固定端板外侧有一体化的轴套,与转轴配合,稳定固定板,在轴套内壁设置了弹性止退卷(图3c),保证磁回路组装后,两端在轴向不能移动。图4所示是隔磁片, 隔磁片安装在磁回路和支撑铁芯中间,主要起阻隔磁回路中的磁通量流向支撑铁芯,减少磁阻,降低电动机铁损。根据磁回路与支撑铁芯的间隙,制成适当厚度的隔磁片,可保证磁回路外圆与转轴的同轴度,提高转子平衡的精度,注入填充剂后增加了磁回路与支撑铁芯间的轴向推力。具体实施时,按图7所示一种电动机磁钢与磁回路的组合结构,其安装方法为
1、按图示7组成的方法将各结构件依次组合,用精密压力机压平即可。
2、装配时隔磁片用手推入,从而可保证组成转子的同轴度。
3、固定端板组装,两端的燕尾片之间留有3~10毫米间距,供填充剂的注入。
4、转子组装后,在预留的填充槽中注入填充剂,30分钟后即可投入装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环宇平,未经环宇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570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