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包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57065.8 | 申请日: | 2010-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822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发明(设计)人: | 白云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SDI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2/02 | 分类号: | H01M2/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郭鸿禧;罗延红 |
地址: | 韩国京畿***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 ||
本申请要求于2009年11月30日提交到韩国知识产权局的第10-2009-0116670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和权益,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包含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一方面涉及一种电池包,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能够提高组装组件时的精度的电池包。
背景技术
随着近来移动装置开发的加快以及对移动装置需求的增加,对作为能源的二次电池的需求也快速地增加。
根据二次电池如何安装到壳体,电池包通常分为硬电池包(hard battery pack)和内置电池包(inner battery pack)。在硬电池包和内置电池包中,内置电池包安装在外部装置中,然后由形成外部装置的一部分的盖覆盖。因此,将内置电池包安装在外部装置中不方便。然而,内置电池包易于设计,且内置电池包与外部装置兼容性高。
通常,内置电池包包括:裸电池,能够反复地充电和放电;保护电路模块,电连接到裸电池,以控制裸电池的充电或放电并在裸电池过充电或过放电时阻断电路;树脂,填充在裸电池和保护电路模块之间的间隙中;外框架,用于封装裸电池、保护电路模块和树脂,从而内置电池包被安装在外部装置中。
为了制造这样电池包,在电极引线和PTC热敏电阻器分别连接到正极和负极的状态下,保护电路模块电连接到引线和PTC热敏电阻器。然后,通过在保护电路模块和裸电池之间的间隙中填充树脂使保护电路模块和裸电池彼此机械地固定,从而保护电路模块不会与裸电池分开。形成为一体的裸电池和保护电路模块通过形成为安装在外部装置中的外框架被封装。这里,使用另外的树脂使外框架与裸电池、保护电路模块和树脂一体地成型。
根据用户对电池包外观的要求,可以将电池包制造成各种形状。近来,需要开发易于组装组件且具有坚固的形状的电池包。
发明内容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在该电池包中,一对肋形成在内框架处以向裸电池的平面部分延伸,从而内框架可被固定在裸电池的精确位置处。
根据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包,该电池包包括:裸电池,具有一对彼此相对的第一侧部分、一对彼此相对的第二侧部分和一对彼此相对的平面部分,第二侧部分和平面部分连接到第一侧部分的端部;保护电路模块,电连接到裸电池;内框架,设置在裸电池和保护电路模块之间,内框架具有至少一对彼此相对同时向裸电池的平面部分延伸的肋。
电极端子可以形成在第二侧部分的一个侧部分处。
内框架可以形成在裸电池中的第一侧部分的一个侧部分处。
内框架可以形成第一侧部分的一个侧部分处和一对第二侧部分处。
肋可以形成为向裸电池的平面部分延伸大约3mm至10mm的长度。
内框架和保护电路模块可以通过焊接或绝缘带彼此附着。
电池包还可以包括外框架,外框架容纳裸电池、保护电路模块和内框架,并形成为使裸电池的一对平面部分暴露。
外框架可以分开地设置有上外框架和下外框架并通过将上外框架和下外框架彼此连接而形成。可选择地,外框架可以形成为一体。
至少一个设置为与裸电池的平面部分垂直的凸起可以形成在与裸电池的第一侧部分接触的内框架上,孔可以形成在外框架的与凸起对应的部分处。
电池包还可以包括用于围绕裸电池和外框架的外部的带构件。
内框架和外框架可以由从由聚碳酸酯(PC)、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G)、聚乙烯(PE)、聚丙烯(PP)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组成的组中选择的任何一种材料形成。
如上所述,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池包中,一对肋形成在内框架处以向裸电池的平面部分延伸,因此,内框架被固定在裸电池的精确位置处,因此,能够降低作为最终产品的电池包的不合格率(failure rate),并能够减小裸电池的移动,从而获得坚固的产品。
附图说明
附图与说明书一起示出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池包的分解透视图。
图2为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裸电池和内框架的组装状态的透视图。
图3为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裸电池和内框架的组装状态的透视图。
图4为示出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裸电池和内框架的组装状态的透视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池包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SDI株式会社,未经三星SDI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5706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控制设备和数据控制方法
- 下一篇:滤油器的防止空气积存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