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化学法制备色分离光栅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57217.4 | 申请日: | 201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811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发明(设计)人: | 周斌;刘春泽;周昌鹤;杜艾;沈军;吴广明;张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5/18 | 分类号: | G02B5/18;G03F7/20;G03F7/0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吴林松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化学 法制 分离 光栅 方法 | ||
1.一种化学法制备色分离光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1)将锆酸丁酯、乙酰丙酮、苯甲酰丙酮和去离子水分别溶于无水乙醇,具体是:乙酰丙酮和苯甲酰丙酮溶液混合均匀后,缓慢地滴入锆酸丁酯溶液,使其充分反应后,将去离子水与无水乙醇混合液缓慢滴入,搅拌均匀,充分反应后,在溶胶中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得到光敏溶胶;
2)以孔径为0.15μm的混合纤维素酯微孔滤膜对光敏溶胶进行过滤,去除反应中产生的较大颗粒和沉淀;
3)将聚乙烯薄膜覆盖于石英玻璃基底的背面,密封后将石英玻璃基底浸入光敏溶胶并提拉成膜,然后去除背面的聚乙烯薄膜,得到单面光敏凝胶薄膜。
4)用第一掩模版与光敏凝胶薄膜紧密接触,置于高压汞灯下曝光,薄膜在无水乙醇中显影,形成占空比为2/3的单台阶光栅,以此为基底重复步骤3),在光栅表面形成光敏凝胶薄膜,用第二掩模版覆盖薄膜,并与基底上光栅结构对准,再曝光,得到色分离光栅图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步骤5):将形成图形的色分离光栅置于高压汞灯或低压汞灯下进行紫外处理1-24小时,去除光栅图形中残留的有机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锆酸丁酯∶乙酰丙酮∶苯甲酰丙酮∶去离子水∶无水乙醇∶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摩尔比为1∶(0~1)∶(0~1)∶(2.5-3.5)∶(20-25)∶(0-0.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曝光的时间为20-30min。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掩模版与第二掩模版的周期相同,第一掩模版的占空比为1/3,第二掩模版的占空比为2/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5721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