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羧酸聚合物分散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57224.4 | 申请日: | 201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604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发明(设计)人: | 冯中军;郑柏存;傅乐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三瑞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上海三瑞化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4/26 | 分类号: | C04B24/26;C08F283/06;C04B103/30 |
代理公司: | 上海蓝迪专利事务所 31215 | 代理人: | 徐筱梅 |
地址: | 200232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羧酸 聚合物 分散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聚羧酸聚合物分散剂,其特征在于该分散剂是含有以下的源自不饱和聚醚单体的结构单元(1),以下的源自不饱和聚醚单体的结构单元(2)和以下的源自不饱和羧酸单体的结构单元(3)的聚羧酸聚合物,其中:
结构单元(1)是
其中:R1、R2、R3、R4、R5为氢或者甲基,且R1、R2、R3、R4、R5最多同时存在两个甲基;R6O相同或不同,表示具有2-18个碳原子的氧化烯基;R7O相同或不同,表示具有2-18个碳原子的氧化烯基;p表示亚甲基的个数,为0-2的整数;n,m表示氧化烯基的加成数,为1-300的整数;
结构单元(2)是
其中:q表示亚甲基的个数,为0-2的整数;R8表示氢或者甲基;R9O表示2-8个碳原子的氧化烯基及其混合物;n表示氧化烯基的平均加成摩尔数,为1-180中的任意数;R10表示氢或1-6个碳原子的烷基;
结构单元(3)是
其中:R11表示氢、甲基或基团,R12表示氢、甲基或基团,M表示氢、一价金属、二价金属、铵基或者有机胺基;
所述的聚羧酸聚合物分散剂具有:3.0-20.0%重量的结构单元(3)含量和10000-120000的重均分子量。
2.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聚羧酸聚合物分散剂的方法,所述方法是将包含下述由通式(4)表示的不饱和聚醚单体(A)和由通式(5)表示的不饱和聚醚单体(B)以及由通式(6)表示的不饱和羧酸单体(C)在20-110℃和引发剂存在的条件下进行聚合的步骤,其中:
单体(A)用通式(4)表示:
其中:R1、R2、R3、R4、R5为氢或者甲基,且R1、R2、R3、R4、R5最多同时存在两个甲基;R6O相同或不同,表示具有2-18个碳原子的氧化烯基;R7O相同或不同,表示具有2-18个碳原子的氧化烯基;p表示亚甲基的个数,为0-2的整数;n,m表示氧化烯基的加成数,为1-300的整数;
在共聚物中,单体(A)是其中一种或者两种、多种混合使用;
单体(B)用通式(5)表示:
其中:R8表示氢或者甲基;R9O表示2-8个碳原子的氧化烯基及其混合物;n表示氧化烯基的平均加成摩尔数,为1-180中的任意数;R10表示氢或1-6个碳原子的烷基;
在共聚物中,单体(B)是其中一种或者两种、多种混合使用;
单体(C)用通式(6)表示:
式中,R11表示氢、甲基或基团,R12表示氢、甲基或基团,M表示氢、一价金属、二价金属、铵基或者有机胺基;
单体(C)占全部单体总重量的3.0-20.0%;
在共聚物中,单体(C)是其中一种或者两种、多种混合使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聚羧酸聚合物分散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发剂包括热分解引发剂和氧化还原引发剂,热分解引发剂是过硫酸铵、过硫酸钾、过硫酸钠、双氧水和叔丁基过氧化氢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混合物;氧化还原引发剂是采用热分解引发剂和还原剂共同组成的,其中热分解引发剂是过硫酸铵、过硫酸钾、过硫酸钠、双氧水和叔丁基过氧化氢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混合,还原剂是亚硫酸氢钠、亚硫酸氢钾、焦亚硫酸钠、吊白块、次磷酸、次磷酸钠、次磷酸钾、亚铁盐和维生素C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混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引发剂,其特征在于加入到反应混合物体系中的热分解引发剂用量为单体总重量的0.2%~10.0%,加入到反应混合物体系中的还原剂用量为单体总重量的0%~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三瑞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上海三瑞化学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三瑞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上海三瑞化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5722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