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驱虫抗菌面料的生产工艺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557950.6 申请日: 2010-11-24
公开(公告)号: CN102168341A 公开(公告)日: 2011-08-31
发明(设计)人: 严旭明 申请(专利权)人: 常熟市华博毛纺织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D04B1/16 分类号: D04B1/16;D04B21/14;D03D15/00;D02G3/04;D06P1/38;D06P3/85;D06P5/02;D06M16/00;C12S11/00;D06M13/224;D06M101/40;D06M101/32;D06M101/06
代理公司: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代理人: 张利强
地址: 215500 江***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驱虫 抗菌 面料 生产工艺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面料的生产工艺,尤其是一种有驱虫和抗菌特殊功效的面料的生产工艺,属于织物面料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衣服泛指身上穿的各种衣裳服装,衣服的本意是防寒保暖,护身的介质;而在现代社会衣服已经逐渐演化为人体的装饰物品,更多的时候象征了一个人的生活水准和社会地位;同时在衣服基本功能不变的基础上,人们越来越多的注重衣物对身体的保健作用,不断的研发衣服的新材料,利用适当的工艺将不同材料的各种功效添加到衣料中,增加了衣服的功能性。衣服除了防寒保暖功效外还具有抵抗紫外线辐射,杀菌除臭,释放负离子和红外线发射等功效。随着天气的炎热,人们的衣着越来越淡薄,裸露在外的皮肤很容易遭到各种虫子的叮咬,给人们的生活带了麻烦。各种花露水、蚊香及药物制剂对防止蚊虫叮咬的功效很显著,但使用不方便并有一定的成本,特别是对于一些工作繁忙的人士很难注意到这些细节,人们需要一种合理和简便的防蚊虫叮咬的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驱虫抗菌面料的生产工艺,通过合理的材料配比,科学的加工方法,得到以纳米竹碳纤维和纳米银纤维为基体并在特制的驱虫液中浸染后制得的特殊功效的面料,方便合理的解决了蚊虫叮咬问题,是人们理想中的产品。

本发明是一种驱虫抗菌面料的生产工艺,该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a)制备功能性纱线条,b)染色、固色、水洗,c)浆纱,d)织布,e)退浆、水洗、烘干,f)浸渍驱虫液,g)烘培,h)成品定型。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步骤a)中,功能性纱线的成分及百分含量为:纳米竹碳纤维15%-25%,纳米银纤维5%-10%,涤纶棉纤维75%-85%。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功能性纱条的制备工序如下:清花、开棉、并条、粗纱、细纱、络筒加捻。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步骤b)中,首先使用活性染料上色,然后使用活性染料固色剂KS做固色处理,最后使用中性清洗液清洗,整个处理过程温度不超过90℃。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步骤d)中,采用针织或机织工艺将处理后的功能性纱条织成布匹。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步骤e)中,首先将布匹在0.8-1.2G/L的退浆酶BF-7658中堆置30-40分钟,温度控制在40℃-50℃,然后使用20-30℃的清水冲洗20-30分钟,最后在烘干机内烘干,温度控制在70℃-90℃。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步骤f)中,浸渍的温度控制在20℃左右,时间为4-6小时,后用清水清洗20分钟。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浸渍驱虫液成分为:水杨酸甲脂、砂仁叶油、冬绿油、桉叶油、樟脑、基础油及挥发性助剂。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步骤g)中,烘培温度控制在90℃以下。

本发明揭了示一种驱虫抗菌面料的生产工艺,该工艺工序安排合理,制得的面料具有较好的杀菌和驱虫功效,能防止蚊、蝇、跳蚤、臭虫等虫类的叮咬,且该面料耐摩擦、耐水洗,使用寿命长,材料采用天然织物,对人体无任何副作用,应用市场广阔。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驱虫抗菌面料的加工方法工序步骤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实施例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驱虫抗菌面料的加工方法工序步骤图;

实施例1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a)制备功能性纱线条,首先选择功能性纱线的成分及百分含量为:纳米竹碳纤维15%,纳米银纤维5%,涤纶棉纤维80%,然后通过清花、开棉、并条、粗纱、细纱、络筒加捻工序,完成功能性纱线条的制备;

b)染色、固色、水洗,首先使用活性染料蓝KD5B上色,然后使用活性染料固色剂KD做固色处理,最后使用中性清洗液清洗,整个处理过程温度不超过90℃;

c)浆纱,浆纱采用经轴上浆的处理方式;

d)织布,采用机织工艺将处理后的功能性纱条织成布匹;

e)退浆、水洗、烘干,首先将布匹在0.9G/L的退浆酶BF-7658中堆置30分钟,温度控制在40℃,然后使用20℃的清水冲洗20分钟,最后在烘干机内烘干,温度控制在75℃;

f)浸渍驱虫液,浸渍的温度控制在20℃左右,时间为4小时,后用清水清洗20分钟;

g)烘培,烘培温度控制在90℃以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华博毛纺织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市华博毛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579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