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缆工装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58034.4 | 申请日: | 2010-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795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潘補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補根 |
主分类号: | H01B13/24 | 分类号: | H01B13/24;B29C47/12;B29C47/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俞润体 |
地址: | 310004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缆 工装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装模具,尤其是一种用来给电缆进行包塑的工装模具。
背景技术
电线电缆行业是中国仅次于汽车行业的第二大行业,产品品种满足率和国内市场占有率均超过90%。在世界范围内,中国电线电缆总产值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大电线电缆生产国。伴随着中国电线电缆行业高速发展,新增企业数量不断上升,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得到大幅提高。
中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增长,为线缆产品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中国市场强烈的诱惑力,使得世界都把目光聚焦于中国市场,在改革开放短短的几十年,中国线缆制造业所形成的庞大生产能力让世界刮目相看。随着中国电力工业、数据通信业、城市轨道交通业、汽车业以及造船等行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对电线电缆的需求也将迅速增长,未来电线电缆业还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一般情况下,城市用电量达到2000万KW,就要使用500KV的超高压电缆,达到800万KW的城市就要使用220KV的超高压电缆,未来十年,我国城市电力负荷依然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因此我国不断加速经济工业化及城市进程,将为高压电缆和超高压电缆市场带来巨大的市场机遇。
电缆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至少两根,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有时外皮为多层,除了内部直接包覆导电芯一层外,还在这一层的绝缘层外部包覆一层,这一层可以是半导体层,根据具体的电缆结构、使用的场所不同,电缆的导电芯外部的外皮有所不同。电线电缆的制造与大多数机电产品的生产方式是完全不同的。机电产品通常采用将另件装配成部件、多个部件再装配成单台产品,产品以台数或件数计量。电线电缆是以长度为基本计量单位。所有电线电缆都是从导体加工开始,在导体的外围一层一层地加上绝缘、屏蔽、成缆、护层等而制成电线电缆产品。产品结构越复杂,叠加的层次就越多。
中国专利局于2008年10月29日公告了一份CN201142253Y号专利,名称为一种电线包塑模具,包括带有进料道的机壳,机壳内穿有内芯,所述的内芯内装有双锥芯子,内芯的出线端设有内锥套,机壳与内芯间设有环形流道,双锥芯子的锥面与内锥套的内壁留有间隙形成注塑流道,环形流道与住宿流道之间通过若干个侧孔相通。但是这种结构的模具是用来一次包层的,不能进行二次包层,而且该模具中的双锥芯子在拉动电线的时候容易发生移动,造成注塑通道变形。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缆模具的体积较大,使得电缆电芯包层材料在模具内流动的时间加长,造成不同层的包层出现流动性差的缺点,提供一种具有返回式导流槽的电缆工装模具,从而减小模具的体积,缩短模具的长度,使得电缆塑料在模具内流动的时间缩短,保持包层材料的流动性。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缆工装模具,能够对电缆一次性进行双层包覆,简化了结构,同时还加快了加工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補根,未经潘補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580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