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大气腐蚀的Sn-Ag-Cu焊料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59143.8 | 申请日: | 2010-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762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冼爱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3K35/26 | 分类号: | B23K35/26 |
代理公司: | 沈阳晨创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001 | 代理人: | 张晨 |
地址: | 110015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气 腐蚀 sn ag cu 焊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大气腐蚀的Su-Ag-Cu三元共晶合金焊料,具体地说是一种添加微量元素的Su-Ag-Cu三元共晶合金焊料。
背景技术
软钎焊是微电子工业中一项重要的连接技术,传统上主要采用Sn-Pb共晶成份(Sn 63%-Pb 37%,均为重量百分比,下同)为基础的合金体系,铅锡合金共晶温度为183℃,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同时原料成本低廉,资源广泛,所以在工业上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由于铅是一种有毒金属,大量废旧电子器件被废弃和掩埋处理后,合金中有毒成份铅逐渐被自然环境中的水溶液腐蚀、溶解、扩散和富集,最终对自然环境、土壤,天然水体及其动植物生物链造成不可恢复的环境污染。目前世界主要工业化国家均认识到这一问题的危害性,逐渐禁止含铅焊料在本国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在此背景下,人们花费了大量的努力,研究和开发可用于替代锡铅焊料的新一代无铅焊料。经过国内外大量筛选工作,目前的一些替代合金,包括一些非专利的二元共晶合金,如Sn-3.5Ag,Sn-52Bi, Sn-0.7Cu等;三元共晶焊料Sn-3.8Ag-0.7Cu(以及成份相类似的Sn-4Ag-0.5Cu和Sn-3.2Ag-0.5Cu)以及一些多元的专利合金。从现有的无铅焊料来看,Sn-3.5Ag合金的熔点偏高(221℃),钎焊时基体铜容易大量溶解到钎料中,影响连接界面的可靠性;Sn-52Bi共晶合金是一种低熔点无铅焊料,共晶温度仅为138℃,只适用于低温钎焊和一些对使用温度要求不高的特殊的场合;Sn-0.7Cu共晶焊料主要缺点是熔点较高,其共晶温度227℃,焊接温度已接近电路板材料的极限,因此目前这种合金仅用于波峰焊接, Sn-3.8Ag-0.7Cu(以及类似合金)三元共晶合金由于在Sn-3.5Ag二元共晶合金的基础上添加了一部分铜,使合金的共晶温度下降到217℃,同时由于铜的存在,有效地减小了被焊母材Cu向焊料中的溶解,提高了连接可靠性,因此成为目前最有前途替代Sn-Pb共晶合金的一种无铅焊料,在各种已有候选合金中具有较强的技术竞争力。
尽管Sn-Ag-Cu共晶合金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电子焊料,但在一些具有腐蚀性环境下,例如,暴露于海洋大气环境或工业污染地区的大气环境中,在有表面水膜存在的条件下,合金表面会发生明显的大气腐蚀。这种表面腐蚀现象对相关的各种工业产品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例如,对于工作在海洋大气环境下的船用电子产品,Sn-Ag-Cu共晶合金表面腐蚀可能引起电子元件焊点的局部腐蚀,有时会导致焊点的脱落与短路,引发电子产品的故障或失效。这些表面腐蚀行为一般是不希望发生的,因此,相关工业部门希望研究和开发一种耐大气腐蚀的Sn-Ag-Cu共晶合金,其可以在一些特殊的腐蚀环境(例如海洋大气环境)下使用,由于它的表面耐蚀作用使相关工业产品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Sn-Ag-Cu共晶合金在腐蚀性大气环境中表面耐蚀性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耐蚀性的Sn-Ag-Cu共晶合金,其主要技术手段是通过在普通Sn-Ag-Cu共晶合金中添加一些微量的合金元素,达到在不改变这些Sn-Ag-Cu共晶合金基本的物理、力学性能前提下,改善合金表面抗大气腐蚀的目的。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在普通Sn-Ag-Cu共晶合金中添加一种或几种微量合金元素,其合金的重量百分比为:
Ag 2.5-4.0%
Cu 0.5-1.5%
微合金元素 0.001-0.1%
Sn及不可避免杂质 余量
其中微合金元素为Ti,Al,P,Ge,Si,Ni,Ga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微合金元素的添加量优选范围为0.005-0.03%。本发明提供的Sn-Ag-Cu三元共晶合金焊料可以是块体母合金,也可以是焊丝,焊球,焊粉或焊膏。
本发明可以采用现有的普通熔炼技术,对上述合金进行熔炼,将配制的各种合金成份加入熔融状态的Sn中,通过搅拌并使之均匀化,浇注后即可获得母合金。由于本发明中添加的微合金元素极为微量,它们的主要作用是提高合金表面的耐蚀性,而对合金的其它物理性能(例如熔点、密度、导电率、热膨胀系数等)影响不大,因此本发明可以很好的与现有产品的工业技术相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591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柔性元件输送导正装置与方法
- 下一篇:陷印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