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相铁电薄膜、制备方法及有效电阻调控方式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59251.5 | 申请日: | 2010-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576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发明(设计)人: | 陈孝敏;刘璐;袁国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45/00 | 分类号: | H01L45/00;C23C14/28;C23C14/35;C23C14/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朱显国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相 薄膜 制备 方法 有效 电阻 调控 方式 | ||
1.一种单相铁电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B位掺杂的锆钛酸钡Ba1-xSrxTi1-yByO3、铁酸铅Pb(Fe1-yBy)O3、钴酸铅Pb(Co1-yBy)O3、锆钛酸铅(Pb1-xAx)(ZryTi1-y)O3、A位掺杂的锰酸钇Y1-xAxMnO3、铁酸铋Bi1-xAxFeO3、钛酸铋Bi4-xAxTi3O12,其中0£x£0.8,0£y£0.8,A为Sr、Er、Tm、Yb、Lu、Sc、La、Nd、Tb、Sm、Pr、Mg中的一种或多种金属离子,B为Co、Fe、Nb、Mn、Zr、Zn中的一种或多种金属离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相铁电薄膜,其特征在于:铁电薄膜厚度为0.4-1000纳米,精度为0.4纳米。
3.一种单相铁电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脉冲激光沉积、激光分子束外延、磁控溅射的薄膜制备方法制备单相铁电薄膜;采用SrTiO3、Nb-SrTiO3、DyScO3、NdGaO3、Si作为基片;采用SrRuO3、Pt、LaxSr1-xMnO3、透明氧化物ITO作为顶部或者底部电极,其中0.3£x£0.7;具体步骤为:用脉冲激光沉积法或激光分子束外延法制备铁电薄膜,这两种方法具有相同的工艺流程和参数:将基片和靶材安装到生长腔内,随后利用机械泵和分子泵抽成真空,沉积前衬底温度升至为300℃至700℃,氧分压调节到10-5Pa到102Pa,随后调节激光器能量为100~300mJ,频率在5~10Hz;预溅射3~5分钟使表面清洁后开始生长,沉积完毕后在300℃至700℃间退火30~60分钟,最后取出铁电薄膜;用磁控溅射法制备铁电薄膜时:基片温度为300℃至700℃,O2气氛下,氧气分压为0.001~50Pa,溅射功率为100W-1500W,沉积完毕后在300℃至700℃间退火30-60分钟。
4.一种通过铁电极化调控单相铁电薄膜的有效电阻调控方式,其特征在于:使用原子力显微镜或者压电力显微镜,在具有较大电导的单相铁电薄膜上施加大于矫顽场Ec的高频电场E来翻转铁电极化,高频电场E的脉冲时间小于10-2秒,根据铁电薄膜的厚度,高频电场E的大小在10千伏每厘米到1000千伏每厘米之间,随后施加低于矫顽场Ec的电场E来调控单相铁电薄膜材料的有效电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过铁电极化调控单相铁电薄膜的有效电阻调控方式,其特征在于:在通过铁电极化调控单相铁电薄膜的有效电阻之前,在具有较大电导或者漏电流的单相铁电薄膜中诱导或翻转铁电极化,提高其抗疲劳性能:使用原子力显微镜或者压电力显微镜,通过大于矫顽场Ec的高频电场E来极化铁电薄膜,脉冲时间小于10-2秒,高频电场E的大小根据样品厚度在10千伏每厘米到1000千伏每厘米之间,极化面积小以及极化时间短,可以大大降低极化电场E释放的热量,从而安全地极化铁电薄膜;在-100℃以下的低温下采用大于矫顽场Ec的高频电场E极化铁电薄膜,然后在200℃~700℃的较高温度下退火30-60分钟让铁电薄膜恢复半导体导电特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5925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扩散电极制碱装置
- 下一篇:一种海绵钛蒸馏生产用的大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