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琢型切面加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59308.1 | 申请日: | 2010-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763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王件冲 | 申请(专利权)人: | 义乌市亦和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9/00 | 分类号: | B24B9/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22000 浙江省金华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切面 加工 方法 | ||
1.一种琢型切面加工方法,所述琢型工件分腰棱、冠部和亭部,所述冠部由若干层多块切面组成,所述亭部由若干层多块切面组成,其主要特征在于:琢型切面的位置参数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待加工的琢型切面位置参数通过人机界面输入到控制器中,所述切面位置参数为6个,包括层号、层角度、层深、起始角、等分数、对称值:切面空间位置为(深度、角度Ⅰ、角度Ⅱ);
2)确定第一层第一个切面空间位置(深度、层角度、起始角),并将参数存贮到初始切面位置存贮器中:加工的初始位置,层号1表示第一层切面;
3)确定第一层第二个切面空间位置(层深、角度Ⅰ、角度Ⅱ),并存贮到第一层后续位置存贮器中;
4)按以上方法确定第一层其余切面的空间位置参数,并分别存贮到第一层后续切面位置存贮器中;
5)以此类推,确定第二层及以上层相应切面的空间位置参数,并分别存贮到相应层切面位置存贮器中;
6)计算完毕后,控制器先将第一层初始切面空间位置参数输出,控制夹具体内的蜗轮蜗杆装置驱动电机或旋转支架驱动电机,确定工件初始切面空间位置,使夹具针顶端的工件按要求的初始切面参数完成定位并进行初始切面的磨切或抛光作业;
7)然后,控制器将第一层后续切面参数依次输出,控制夹具体内的蜗轮蜗杆装置驱动电机,使工件依次旋转完成后续切面的磨切或抛光作业;
8)以此类推,控制器将第二层后续切面参数依次输出,控制夹具体旋转支架的角度确定夹具针的倾斜程度,达到相应层的层角度,并进而控制夹具体内蜗轮蜗杆装置驱动电机,使工件依次旋转完成第二层及以上层相应后续切面的磨切或抛光作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琢型切面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层号为琢型工件的加工层编号;
所述层角度为加工层与腰棱水平面的倾斜夹角;
所述层深是加工切面与腰棱水平面中心点的垂直距离;
所述起始角是第一个加工切面与腰棱水平面中心点假想零度垂直面的夹角;
所述等分数是每层全部加工切面数,加工切面沿圆周角度均分;
所述对称是切面沿假想零度垂直面镜向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琢型切面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对称值=0时,切面空间位置为(深度、角度Ⅰ、角度Ⅱ),
其中:深度=层深;
角度Ⅰ=层角度;
角度Ⅱ=起始角+(360/等分数)×(N-1);
当对称值=1时,切面空间位置为(深度、角度Ⅰ、角度Ⅱ)
其中:深度=层深;
角度Ⅰ=层角度;
角度Ⅱ=起始角+(360/等分数)×(N-1);
或 角度Ⅱ=360-[起始角+(360/等分数)×(N-1)];
N=1、2、…、等分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琢型切面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面参数的人机界面输入流程如下:
1)首先按表格输入第一层初始切面的层号、层角度、层深、起始角:确定初始切面的空间位置参数;
2)输入等分数:确定切面在圆周上的旋转角度,相应确定后续切面的空间位置参数;
3)输入对称参数:=1,对称,切面按假向零度垂直面镜向对称,加工切面数即为等分数的二倍;
=0,不对称;加工切面数即为等分数;
4)按以上步骤输入第二层各切面的位置参数:
5)依次输入第三层及以上层各切面的位置参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琢型切面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存贮器为E2PRO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义乌市亦和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未经义乌市亦和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5930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