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小麦动态调质除菌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59487.9 | 申请日: | 2010-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916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发明(设计)人: | 刘小平;牛再兴;瞿力;沈军;朱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粮食储备局无锡科学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B02B1/08 | 分类号: | B02B1/08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事务所 32228 | 代理人: | 聂汉钦 |
地址: | 214035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麦 动态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小麦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在小麦加工过程中除菌的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工艺中小麦加水后进入润麦仓进行水分调节,一般在润麦仓静置储存时间为16-36hr,小麦很容易在仓内结拱、发热;同时,表皮附着物为微生物主要来源,潮湿与相对适宜的温度给给带菌微生物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无法满足无菌化生产的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申请人进行研究和改进,提供一种小麦动态调质除菌方法,能实现小麦无菌化加工。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
(1)、着水调质:在小麦中加入水分,使水分重量为小麦重量的2%-5%
(2)、将步骤(1)中的小麦置入预润麦仓,经过2-3小时后出仓;
(3)、将步骤(2)中的出仓小麦进行去除皮屑、粉尘等含菌杂质的处理;
(4)、将步骤(3)得到的小麦送入润麦仓进行水分调节。
本法明的技术效果在于:在小麦着水调质之前,通过动态预润麦处理,使得小麦在着水调质时不易结拱,及时清理表皮附着物避免了带菌微生物的生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小麦1先通过着水控制仪2、三叶压力着水机3加入适量的水分后进入预润麦仓4进行预润麦,前述水分占小麦1的重量百分比控制在2%-5%,小麦1在预润麦仓4中进行动态存储,具体来说小麦1在预润麦仓4中为缓慢流动的,小麦1在预润麦仓4中的动态储存时间为2-3小时,小麦1在预润麦仓4内的出仓可由仓低的振动卸料器5控制,出仓速度可由喂料绞龙或喂料器6来控制。
小麦1在预润麦仓4储存2-3hr过程中,小麦1胚芽能快速吸水,使得小麦1表面无游离水,便于出仓。由于小麦1吸收水份后,皮屑、粉尘与小麦1之间的结合力变得松散,便于皮屑、粉尘与小麦1的分离。出仓小麦1经过变频叶轮喂料器6进入螺旋刷麦机7充分搅拌分离出含有带菌微生物的皮屑、粉尘,然后通过垂直吸风道8风选去除带菌轻杂,从而达到除菌目的。除菌后的小麦根据具体工艺条件加水后进入润麦仓9进行长时间水分调节,以便达到最佳的制粉效果。
传统工艺中小麦加水后进入润麦仓9进行水分调节,一般在润麦仓静置储存时间为16-36hr,小麦很容易在仓内结拱、发热;同时,表皮附着物为微生物主要来源,潮湿与相对适宜的温度给带菌微生物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跟传统工艺相比,此工艺克服了这些问题,既能及时去除带菌微生物,又能有效防止小麦1在润麦仓9内进行结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粮食储备局无锡科学研究设计院,未经国家粮食储备局无锡科学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594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