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内窥镜检测装置密封结构中聚乙烯护套的安装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60209.5 | 申请日: | 2010-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497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沈赵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工业园区广福汽保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00 | 分类号: | B25B2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王玉国;陈忠辉 |
地址: | 21502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内窥镜 检测 装置 密封 结构 聚乙烯 护套 安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内窥镜检测装置密封结构中聚乙烯护套的安装装置,用于将聚乙烯护套包裹于金属网罩上。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内窥镜常采用直管式结构,探测头安装在顶端,并加一个45度侧面镜观察物体,只能观测前端或侧面的物体,而无法观测到侧后方的物体。
提供一种新型四方向360度可调的电子内窥镜的检测装置,但探测头是CMOS电子器件,要防止水、灰尘和异物与其接触。因此设计一种密封保护装置,如图1所示,电子内窥镜检测装置包括探测头1和转盘4,探测头1套入蛇骨内,蛇骨尾部一圈沿周向每隔90度连接一根钢丝,钢丝的另一端均连接至转盘4,蛇骨的外围包覆有金属网罩3,金属网罩3的一端通过锡焊与探测头1固定,金属网罩3的另一端通过胶水与软管固定;金属网罩3的外围包裹有聚乙烯护套2,聚乙烯护套2的内径略小于金属网罩3的外径。通过设置金属网罩3和聚乙烯护套2实现密封,防止水、灰尘和异物进入。而聚乙烯护套2的内径小于金属网罩3的外径。如何将聚乙烯护套2包裹在金属网罩3上,是一非常困难的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电子内窥镜检测装置密封结构中聚乙烯护套的安装装置,可以轻松地将聚乙烯护套包裹于金属网罩上。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电子内窥镜检测装置密封结构中聚乙烯护套的安装装置,特点是:包括铜管和通头,在铜管的中部安装通头,所述铜管的内径大于聚乙烯护套的外径,聚乙烯护套插入铜管中,聚乙烯护套的两端分别于铜管的端部形成有翻边;所述通头连通至抽气泵。
进一步地,上述的电子内窥镜检测装置密封结构中聚乙烯护套的安装装置,其中,所述铜管的内径比聚乙烯护套的外径大1mm。
本发明技术方案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主要体现在:
本发明装置结构简洁,使用方便,可以轻松地将聚乙烯护套安装于金属网罩上,为一实用的新设计。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图1:电子内窥镜检测装置密封结构的示意图;
图2:本发明的构造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见下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电子内窥镜检测装置密封结构中聚乙烯护套的安装装置,包括铜管7和通头5,在铜管7的中部安装通头5,铜管7的内径大于聚乙烯护套2的外径,通常,铜管7的内径比聚乙烯护套2的外径大1mm,聚乙烯护套2插入铜管7中,聚乙烯护套7的两端分别于铜管的端部形成有翻边8;通头5连通至抽气泵6。
具体应用时,取一内径为6.2mm、外径为6.4mm的铜管7,通头5安装在铜管7的中间部位,聚乙烯护套2从铜管孔中插入,两头翻上,翻边8套在铜管两头外面。抽气泵6通过铜管中部的通头5进行抽气,这样在铜管内壁与聚乙烯护套之间产生真空,聚乙烯护套2就被扩张,吸附在铜管内壁上,这时可方便地将金属网罩插入聚乙烯护套2中,最后卸掉抽气泵,聚乙烯护套恢复原样,紧紧的包裹在金属网罩上。该装置可以方便地将聚乙烯护套安装于金属网罩上,非常实用。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工业园区广福汽保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工业园区广福汽保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602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宽度可变横向磁通电感应线圈
- 下一篇:具有套管的电子控制的粘性风扇驱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