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杂环酰胺结构的酰腙及肟酯类化合物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560706.5 申请日: 2010-11-26
公开(公告)号: CN102060841A 公开(公告)日: 2011-05-18
发明(设计)人: 宋宝安;吴剑;杨松;金林红;岳敏;杰杰乌;王贞超;胡德禹 申请(专利权)人: 贵州大学
主分类号: C07D401/04 分类号: C07D401/04;C07D405/14;C07D401/14;C07D409/14;A01N43/56;A01P7/04
代理公司: 贵阳东圣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52002 代理人: 徐逸心
地址: 550025 贵州省*** 国省代码: 贵州;5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含杂环酰胺 结构 肟酯类 化合物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杀虫剂领域,公开了含杂环酰胺结构的酰腙及肟酯类化合物在农业害虫及卫生害虫防治方面的应用。

技术背景:近年来,由于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极端天气和极端气候频繁发生和有害生物外来入侵及害虫抗药性增加等因素,农业虫害发生有愈演愈烈之势,严重危害了农作物的生长。我国每年要使用农药140多万吨,其中主要是传统化学农药,占世界总施用量的1/3,我国是世界第一农药消费大国;平均每亩用药约1公斤,比发达国家高出一倍以上。农药施用后,在土壤中的残留为50%~60%,且不易降解,由此成为农产品不安全的源头。我国出口的大蒜、香梨等都曾因农药残留而被大量退货,损失达数十亿元。同时,由于大部分化学农药是广谱性的,喷洒到田间,不光杀死了害虫,还杀灭了这些害虫的天敌,造成害虫再猖獗。如20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我国主要棉区棉铃虫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产生了高水平抗性,使得防治棉铃虫缺乏有效防治药剂,给我国棉花生产和纺织工业造成了巨大损失。

近年来害虫防治上的新问题频频出现,如小菜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桔小实蝇、蚜茧蜂、菜缢管蚜、二化螟等害虫的猖獗,小菜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桔小实蝇、蚜茧蜂、菜缢管蚜、二化螟等害虫对阿维菌素、氟啶脲、杀菌素和茚虫威等农药的严重抗性,例如广西地区自2001以来,小菜蛾对氟啶脲的抗性倍数逐年上升,到2004年已达到中等抗性水平;2006年,湖北武汉甜菜夜蛾种群对茚虫威产生了91.1倍的高水平抗性;美国夏威夷地区的小菜蛾种群在2003年对茚虫威产生了859倍的抗性;马来西亚Cameron丘陵地区的小菜蛾对茚虫威和多杀菌素分别产生了813倍和171倍的抗性。害虫抗药性强,在部分主产区年年暴发成灾,近几年发生呈加重趋势,加上高毒农药削减和禁用计划的实施,对杀虫剂新品种的开发要求十分迫切。因此,能用于解决难防治害虫问题和可望进入高毒农药替代行列的杀虫剂,无疑是业界普遍关注的热点。因此,急需开发绿色新型杀虫剂。

另一方面,蚊虫等卫生害虫具有传播登革热、疟疾、班氏丝虫病、马来丝虫病、乙型脑炎、日本脑炎等疾病的能力,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据世界卫生组织估量,2001年全球大面积爆发的疟疾和登革热中,有数亿人被感染,其中数百万人失去生命。近些年来,每年全世界有约5000万人因蚊虫的传播而染上登革热,有数十亿人正处于蚊虫传播疾病的风险之中。然而,随着人们对传统灭蚊药剂的使用,蚊虫的抗药性日益增强,现有产品的灭蚊率逐年下降,对蚊虫的防治也越加困难,开发新型绿色灭蚊药剂也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607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