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粒子荧光检测的带基涂敷层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60863.6 | 申请日: | 2010-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785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刘毅;刘强;刘航;陈艳学;李晓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汇丰隆经济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5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粒子 荧光 检测 带基涂敷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粒子荧光检测的带基涂敷层,这种涂敷层在用于检测粒子荧光特性时,用于俘获粒子,例如生物粒子。
背景技术
荧光检测技术常常用在材料学、生物学以及其他生命科学领域中,荧光检测和测量仪器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灵敏性,而灵敏性主要由仪器光学成像系统的信噪比(SNR)决定。一种常用的增大SNR、从而提高灵敏度的方法是减小背景噪声,背景噪声源包括来自样品的荧光激励激光的镜面或漫反射。
通过使用低荧光材料,如超薄或不透明的玻璃基片,可减小带基的自身荧光。例如,美国专利No.5,095,213中披露了一种塑料载片,通过塑料中一定量的碳黑粉末使塑料载片不透明并且基本上没有荧光性。
但是,由于空气中粒子可以看成是弹性颗粒,这种材料不能依靠自身吸附空气中的粒子,使得此材料较难用于荧光检测的实时在线分析。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问题,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粒子荧光检测的带基涂敷层。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用于粒子荧光检测的带基涂敷层,其组分由明胶溶液、甘油和鳌合分散剂VB组成。所述明胶溶液是由明胶与去离子水反应形成,所述明胶溶液与甘油在25℃-60℃温度范围内反应,并通过鳌合分散剂VB形成带基涂敷层。通过对带基的涂敷可有效的降低带基的背景噪声,且涂敷层可较好的俘获的空气中的粒子,从而判断空气中粒子是否为生物粒子,即粒子的荧光性。
优选地,明胶与去离子水形成的明胶溶液中明胶的质量分数为2%-6%。
优选地,甘油的用量为25ml-70ml。
优选地,鳌合分散剂VB用量为2.5m1-10ml。
优选地,明胶溶液与甘油、鳌合分散剂的反应温度为25℃-60℃。
它可以较好的俘获空气粒子,荧光检测背景噪声低,使用时间长,仪器使用性得到较大的提高。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带基与涂敷层受激荧光谱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带基与俘获一蛋白酶大豆肉汤中粒子的受激荧光谱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带基涂敷层所用配制物甘油的受激荧光谱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带基涂敷层用于一种生物监测仪中的一蛋白酶大豆肉汤的荧光测试图。
图5为本发明所述带基涂敷层用于一种生物监测仪中的核黄素的荧光测试图。
图6为本发明所述带基涂敷层用于一种生物监测仪中的NADH的荧光测试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首先称取一定量的固体明胶和去离子水放入烧杯中,并加热搅拌溶解,将溶解后的溶液老化一定时间,所配制的明胶溶液质量分数为2%,由于明胶本身在空气中会失去水而渐渐由液态变为固态,降低了对空气中粒子的俘获能力,因此需要添加甘油使涂敷胶在一个较长时间内保持液态,从而利于仪器长时间在线监测分析。
其次,称取一定量的甘油和配制好的明胶溶液进行反应,并控制反应温度,反应一定时间后形成本发明所述带基涂敷胶,由于甘油荧光谱图在580nm附近有一个较强的荧光峰,因此为了不使甘油的荧光性影响到背景噪声,需要控制甘油的用量为25ml,反应温度为25℃,且加入一定量的鳌合分散剂形成均匀的溶液。
最后,在明胶溶液与甘油反应过程中加入鳌合分散剂VB形成带基涂敷层,鳌合分散剂VB的用量为2.5ml。
实施例二:首先称取一定量的固体明胶和去离子水放入烧杯中,并加热搅拌溶解,将溶解后的溶液老化一定时间,所配制的明胶溶液质量分数为4%,由于明胶本身在空气中会失去水而渐渐由液态变为固态,降低了对空气中粒子的俘获能力,因此需要添加甘油使涂敷胶在一个较长时间内保持液态,从而利于仪器长时间在线监测分析。
其次,称取一定量的甘油和配制好的明胶溶液进行反应,并控制反应温度,反应一定时间后形成本发明所述带基涂敷层,由于甘油荧光谱图在580nm附近有一个较强的荧光峰,因此为了不使甘油的荧光性影响到背景噪声,需要控制甘油的用量为50ml,反应温度为40℃,且加入一定量的鳌合分散剂形成均匀的溶液。
最后,在明胶溶液与甘油反应过程中加入鳌合分散剂VB形成带基涂敷层,鳌合分散剂VB的用量为6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汇丰隆经济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汇丰隆经济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608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散热模组
- 下一篇:空间楔合式不可逆传动装置及全程主动驱动式起升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