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扰动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61089.0 | 申请日: | 2010-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604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发明(设计)人: | 蒋正武;吴建林;徐海源;潘微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C04B24/26;C04B24/28;C04B24/38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许亦琳;余明伟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扰动 混凝土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扰动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交通、桥梁、道路等各种受到扰动的修补加固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混凝土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大宗的人造建筑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公路、桥梁、隧道、地下等工程中。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地交通流量也在不断地增加,特别在我国西部地区交通道路上,在役桥梁由于交通运输量、汽车载重量吨位的增加及环境侵蚀等因素影响,桥梁病害日趋严重,已经无法满足现在交通的要求,迫切需要及时加固和改造。
交通流量对修补加固混凝土早期产生很大的影响,常易产生扰动裂缝。在不中断交通的情况下,车辆的移动使得普通修补加固混凝土受到拉应力、压应力及受迫振动而产生的荷载裂缝,严重影响了修补后桥梁的使用性能。出现病害的桥梁在修补的过程中,如果有交通的需求的话,就无法在中断交通的情况下进行受损部位的修补。西部地区交通量较大,封闭交通会增加车辆绕行距离,社会影响较大,有时候根本不允许封闭交通后对桥梁进行加固。如何在交通不中断或对交通影响较小条件下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加固、修补是目前交通工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之一。因此,研究一种在交通不中断的情况下,新型的抗交通扰动混凝土材料对混凝土路面、桥面进行加固、修补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从交通车辆运行引起的扰动模式及其机理出发,采用抗扰动混凝土外加剂与合理的混凝土原材料如,矿物细掺料、高效外加剂等,经合理配比设计后,配制出一种高抗交通扰动、高早期强度、高抗裂性、高流动性、高粘结性、高耐久性等性能的抗扰动混凝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优化配比,采用具有高减水率、高保水的聚羧酸减水剂与抗扰动外加剂复合使用,解决了普通混凝土早期强度低、初凝与终凝时间间隔长等缺点;采用粉煤灰与硅灰、矿粉等复合矿物掺合料,提高了混凝土早期抗扰动、抗裂性和耐久性。
本发明具体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抗扰动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其原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
水泥 100
粉煤灰 10-100
其他矿物掺合料 1-40
抗扰动外加剂 1-10
聚羧酸减水剂 1-6
细骨料 190-480
碎石 200-480
水 30-80。
所述水泥为硅酸盐水泥,其强度不低于42.5强度等级。
所述粉煤灰为二级粉煤灰或一级粉煤灰,可以为高钙灰或普通灰。所述粉煤灰在上述混凝土中的重量份优选为10-12。
所述其他矿物掺合料可以是石灰石粉、磨细水淬高炉矿渣粉(磨细矿粉或矿渣微粉)或硅灰;其细度在100目以上,或比表面积大于4000cm2/g。;所述其他矿物掺合料在上述混凝土中的重量份优选为4-6。
所述聚羧酸减水剂是具有、早强、高减水、保水的聚羧酸减水剂,固含量应大于20%。所述聚羧酸减水剂在上述混凝土中的重量份优选为1-2。
所述细骨料选用河砂或机制砂。河砂应选用级配良好的中砂(细度模数为3.0~2.3,平均粒径为0.5~0.25mm的砂石);由于机制砂颗粒级配不良,颗粒分布往往表现为中间少、两头多;因此,机制砂中大于5.0mm和小于0.08mm的颗粒(石粉)应控制在10%以内。所述细骨料在上述混凝土中的重量份优选为190-230。
所述碎石的粒径不超过25mm,优选最大粒径为20mm。碎石中针片状含量应小于5%,含泥量小于1%。碎石石子可为连续级配或间断级配。对间断级配,不同的级配段:5-10mm、10-16mm、16-20mm、20-25mm应进行优化配比。所述碎石在上述混凝土中的重量份优选为200-230。
本发明中,采用的抗扰动外加剂是一种特种复合外加剂,可使混凝土具有较短的初终凝结时间差、较高的早期强度与低收缩。所述抗扰动混凝土外加剂在上述混凝土中的重量份优选为5-9。
所述抗扰动混凝土外加剂,包括膨胀剂、调凝剂、早强剂、特种矿物掺合料、纤维和石英砂,各组分质量百分比为:
膨胀剂 11~25%
调凝剂 0~0.5%;优选为0.1~0.5%
早强剂 3~7%
纤维 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610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型光子筛
- 下一篇:一种终端及内存数据校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