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铅带压铸机高精度速冷型双夹层滚筒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61349.4 | 申请日: | 2010-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494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彭小勐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理士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7/20 | 分类号: | B22D17/20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翔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0 | 代理人: | 韩晓斌 |
地址: | 2116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铸机 高精度 速冷型双 夹层 滚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信电池铅带压铸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铅带压铸机高精度速冷型双夹层滚筒。
背景技术
目前行业制作冷却滚筒基本是以一个滚筒加上传动轴,从滚筒内部进行冷却或直接从外部直接淋水冷却,冷却水多为自来水或井水,传统优点在于制作简单且成本较低,但在使用过程中有些无法避免的问题。那就是:一、滚筒内壁制的比较厚导热效果差,加之自来水或井水长期使用而沉淀的水垢附着在滚筒壁上进而再次降低了导热的效果;二、由于冷却的不均一,在生产过程中铅带内易产生气孔等不可接受的缺陷;三、厚壁的钢制滚筒重量较大,增加了轴承所承载的负荷,易损坏轴承,影响设备正常运作和增加了维修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铅带压铸机高精度速冷型双夹层滚筒,解决滚筒导热效果差,冷却温度不均一等问题,保证铅带质量的稳定。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该滚筒包括铝合金外圈、不锈钢内套和中心轴,不锈钢内套的外表面开有多条水槽,不锈钢内套的外径略小于铝合金外圈的内径,在中心轴上密封安装不锈钢内套和铝合金外圈,铝合金外圈套装在不锈钢内套外,中心轴的径向上开两个水孔,两水孔分别位于不锈钢内套与铝合金外圈在两端的汇合处,中心轴的两端轴向中心分别开水道,水道贯通水孔。
安装时,位于中间槽的出液口处的唇板靠近前滚筒,唇板与前滚筒之间间隙小于0.05mm,前滚筒的其中一水道连接进水管,前滚筒的另一水道经连接管连接后滚筒的其中一水道,后滚筒的另一水道连接回水管;工作时,水箱内的冷却用去离子水由进水管进入前滚筒,经连接管再进入后滚筒,最后由回水管进入冷热水循环交换器回到密闭的水箱;铅泵将铅液泵入中间槽,铅液通过导引经唇板接触到作匀速顺时针旋转的前滚筒,在通过前滚筒的时间段内由于冷却水的作用温度快速下降被迅速冷却凝固,并继续运行至作逆时针旋转的后滚筒被进一步冷冻成铅带, 铅带通过后滚筒后进入到下一个工作环节。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铝合金外圈良好的导热冷却性能辅以去离子水的冷却,保证铅液快速冷却凝固成型,同时也减轻了整体滚筒的重量,降低了轴承的承重力,减少了损坏,延长了滚筒的使用寿命;2、铝合金外圈辅以不锈钢内套的支撑,使之不易形变,保证了滚筒的同心度和抗疲劳强度,有利于形成平整的铅带;3、滚筒能够保证表面温度均一,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4、去离子水的使用,基本杜绝了水垢的形成,有效去除了因水垢沉淀在管壁而影响的热传导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滚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1铝合金外圈,2不锈钢内套,3中心轴,4水槽,5水孔,6水道,7中间槽,8唇板,9前滚筒,10后滚筒,11进水管,12连接管,13回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高精度速冷型双夹层滚筒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1所示,该滚筒包括铝合金外圈1、不锈钢内套2和中心轴3,不锈钢内套2的外表面开有多条水槽4,不锈钢内套2的外径略小于铝合金外圈1的内径,在中心轴3上密封安装不锈钢内套2和铝合金外圈1,铝合金外圈1套装在不锈钢内套2外,中心轴3的径向上开两个水孔5,两水孔5分别位于不锈钢内套2与铝合金外圈1在两端的汇合处,中心轴3的两端轴向中心分别开水道6,水道6贯通水孔5。
如图2所示,安装时,位于中间槽7的出液口处的唇板8靠近前滚筒9,唇板8与前滚筒9之间间隙小于0.05mm,前滚筒9的其中一水道连接进水管11,前滚筒9的另一水道经连接管12连接后滚筒10的其中一水道,后滚筒10的另一水道连接回水管13;工作时,水箱内的冷却用去离子水由进水管11进入前滚筒9,经连接管12再进入后滚筒10,最后由回水管13进入冷热水循环交换器回到密闭的水箱;铅泵将铅液泵入中间槽7,铅液通过导引经唇板8接触到作匀速顺时针旋转的前滚筒9,在通过前滚筒的时间段内由于冷却水的作用温度快速下降被迅速冷却凝固,并继续运行至作逆时针旋转的后滚筒10被进一步冷冻成铅带, 铅带通过后滚筒10后进入到下一个工作环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理士电池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理士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6134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