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终端工作状态切换方法及移动终端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61755.0 | 申请日: | 2010-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805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袁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同洲软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725 | 分类号: | H04M1/725;G08C23/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国 |
地址: | 518057 深圳市南山区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终端 工作 状态 切换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移动终端工作状态切换方法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互联网、英特网以及广电网之间的业务应用越来越多的出现交叉性,三网融合将会逐渐实现。在此背景下,以往三网中各个终端的功能也会逐渐的出现共同点,例如手机和PC中的很多功能将会逐渐出现在机顶盒中。且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手机在线视频也越来越多的被用户使用和喜爱。但是由于手机需要具备便携性,手机屏幕的尺寸往往收到限制,用户通过手机观看视频时受限于屏幕尺寸往往得不到太好的体验。所以用户往往更希望通过电视观看喜爱的视频。
如果用户在手机在线视频中发现喜爱的视频希望通过电视观看,可以通过手机发送针对当前在线播放视频播放指令到数字电视接收终端,要求数字电视接收终端根据该播放指令在线获取视频进行播放。后续的播放控制由用户通过数字电视接收终端遥控进行操作。
在实际使用中,当数字电视接收终端开始播放视频时,用户需要再次通过遥控器对数字电视接收终端进行控制,当遥控器不在身边时,需要找寻遥控,用户使用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工作状态切换方法及移动终端,其可在数字电视接收终端继续播放移动终端当前播放的在线视频后,方便趣味的将移动终端转换为遥控器供用户使用。
为解决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一种移动终端工作状态切换方法,包括:
移动终端检测用户甩动状态;
当所述甩动状态符合预定规则时,移动终端发送针对当前在线播放视频的播放指令到数字电视接收终端,并切换工作状态到遥控器状态;
所述数字电视接收终端根据所述播放指令获取播放视频进行播放。
进一步,所述移动终端检测用户甩动状态包括:
检测用户甩动方向和/或甩动幅度。
进一步,所述切换工作状态到遥控器状态包括:
当用户甩动方向和/或甩动幅度符合预定规则时,切换工作状态到遥控器状态。
进一步,所述切换工作状态到遥控器状态包括:
当甩动状态符合预定规则时,将当前运行程序调入后台或停止当前运行程序,调用遥控器程序提供虚拟遥控器界面。
进一步,所述切换工作状态到遥控器状态包括:
当甩动状态符合预定规则时,切换键盘输入方式为遥控器状态对应输入方式。
进一步,所述数字电视接收终端根据播放指令获取播放视频进行播放后包括:
移动终端获取用户按键指令;
根据预置规则转换所述按键指令为对应遥控指令;
发送所述遥控指令。
进一步,所述发送遥控指令包括:
移动终端通过红外和/或蓝牙和/或wifi发送遥控指令。
进一步,所述数字电视接收终端根据播放指令获取播放视频进行播放后还包括:
数字电视接收终端根据遥控指令做相应处理。
为解决本发明的结束问题,本发明还公开一种移动终端,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用户甩动状态;
处理模块,用于当所述甩动状态符合预定规则时,发送针对当前在线播放视频的播放指令到数字电视接收终端,并切换工作状态到遥控器状态。
进一步,所述检测模块还用于检测用户甩动方向和/或甩动幅度。
进一步,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当用户甩动方向和/或甩动幅度符合预定规则时,切换工作状态到遥控器状态。
进一步,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当甩动状态符合预定规则时,将当前运行程序调入后台或停止当前运行程序,调用遥控器程序提供虚拟遥控器界面。
进一步,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当甩动状态符合预定规则时,切换键盘输入方式为遥控器状态对应输入方式。
进一步,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当甩动状态符合预定规则时,获取用户按键指令;
转换模块,用于根据预置规则转换所述按键指令为对应遥控指令;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遥控指令。
进一步,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通过红外和/或蓝牙和/或wifi发送遥控指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在数字电视接收终端继续播放移动终端当前播放的在线视频后,方便趣味的将移动终端转换为遥控器供用户使用,方便了用户,提高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移动终端工作状态切换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同洲软件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同洲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617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