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铜元器件表面抗氧化能力的双退火工艺处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61894.3 | 申请日: | 2010-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747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16 |
发明(设计)人: | 文子;朱永福;王保宗;李建忱;赵明;蒋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9/01 | 分类号: | C22C9/01;C22C1/02;C22F1/08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朱世林;王寿珍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铜元 器件 表面 氧化 能力 退火 工艺 处理 方法 | ||
1.一种提高铜元器件表面抗氧化能力的双退火工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将块状的纯度为99.99wt.%的纯Cu与颗粒状的纯度为99.99wt.%纯Al混合,混合料中纯Cu含量为99.8~98.0wt.%,纯Al含量为0.2~2.0wt.%;
b、将混合后的物料置于电弧炉中,然后将炉体抽真空至0.5Pa~5.0Pa后,通入高纯氩气,氩气的纯度为99.999%~99.9999%,高纯氩气通入流量为3000~6000cm3/min,气压为一个大气压,采用水冷,底部不熔化的方式进行冶炼;
c、启动电弧炉,通过辉光放电使Cu和Al合金元素在1423K~1473K熔化,反复熔炼6~8次,每次熔炼5~8分钟,制成铜铝合金锭;
d、将铜铝合金锭用线切割切成小块后,在轧制机上轧制成厚度为0.5mm的薄片,将薄片冲制成直径为5mm的铜铝合金圆片,然后放入通有纯度为99.999%~99.9999%高纯氢气的加热炉中在673K~973K温度中进行退火;
e、在退火温度内保温360min~1440min,在通有纯度为99.999%~99.9999%高纯氢气的环境中冷却至室温;
f、在炉中通入高纯度氩气,将合金进一步退火,退火温度为473K~1273K,保温时间为360min~720min,在通有高纯氩气的环境中冷却至室温,制备成抗氧化铜样品。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铜元器件表面抗氧化能力的双退火工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所述的反复熔炼6~8次,每次熔炼温度为1423K~1473K,熔炼时间为5~8分钟,之后停止熔炼,降至室温,打开炉子上下翻转物料,再次重新熔化冶炼,如此反复熔炼6~8次。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铜元器件表面抗氧化能力的双退火工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所述的辉光放电功率为2~10kW。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铜元器件表面抗氧化能力的双退火工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所述的通入高纯氢气的气体通入量为50~200cm3/min。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铜元器件表面抗氧化能力的双退火工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f所述的通入高纯氩气的气体通入量为50~200cm3/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6189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