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免灌溉种植系统及免灌溉种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61972.X | 申请日: | 2010-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445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0 |
发明(设计)人: | 何志豪;李星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志豪;李星凯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G27/06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科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4 | 代理人: | 周后俊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灌溉 种植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种植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免灌溉种植系统及免灌溉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盆栽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盆栽在城市绿化美化、家居装饰、改善生活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盆栽的种植仍然依靠传统的种植盘,即直接将植株种植在种植盘内,然后再种植盘内的培植土上铺设一层陶粒,种植过程中主要是依靠人为浇水灌溉。现有的种植盘,底部中央一般开有一个漏水孔,其作用是排出人为浇水后过量的水。总之,现有是种植方式存在以下不足之处:其一,主要依靠人力浇水,需定时定量,给人们带来不便,如稍有不慎而耽误浇水,可能造成植株枯萎或死亡;其二,培植土的湿度随天气影响而变化大,晴天土壤中水份易蒸发,造成土壤干燥,而雨天则土壤过于湿润,这对植株生长不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免灌溉种植系统。
本发明实现其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免灌溉种植系统,包括一种植盘,所述种植盘内盛装培植土,所述培植土表面铺设有陶粒层,其中:
于所述培植土与陶粒层之间还铺设有一层隔离膜;
该免灌溉种植系统还包括一设置在所述种植盘下方的蓄水盘,所述种植盘底部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蓄水盘相通的通孔,于所述通孔内插设一连通所述种植盘和蓄水盘的管道,所述管道的管壁布满小孔,管道内混设陶粒和纤维,且所述纤维穿过管道的小孔延伸至所述种植盘内的培植土中;
所述隔离膜亦开设有与所述管道相通的膜孔。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管道的底端与所述蓄水盘的内底面接触,上端贯穿所述培植土至所述隔离膜的膜孔处。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纤维及陶粒位于培植土内的部分形成陶粒及纤维混合束结。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种植盘与所述蓄水盘呈叠加式设置,且其接触面之间形成有溢水结构。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当雨天时,雨水落入种植盘表面的陶粒层上,由于有隔离膜的作用,雨水并不直接进入培植土,而是通过隔离膜的膜孔进入管道中,再流入蓄水盘中,起到自动蓄水的作用;而无论雨天、晴天,当培植土中水份不足时,水份可通过管道内的陶粒及纤维的毛细管作用以及陶粒之间的相互接触将水吸附至位于培植土内的纤维上,以此保持培植土的湿润;进入培植土的水份,也由于隔离膜的作用蒸发量很少,大部分供给植株生长需要,本发明中隔离膜既防水又锁水,能有效保持培植土的湿润度,
不受天气影响,因此有利于植株生长。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免灌溉种植方法,该种植方法通过一免灌溉种植系统实现,所述免灌溉种植方法包括以下功能模块:自动蓄水模块、自动给水模块和培植土恒湿模块,其中,所述自动蓄水模块自动收集雨水;所述自动给水模块自动向培植土供水;所述培植土恒湿模块防止培植土过于或过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免灌溉种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首先,本发明构思了一种免灌溉种植方法,该方法中主要有以下功能模块:自动蓄水模块、自动给水模块和培植土恒湿模块,其中,所述自动蓄水模块自动收集雨水;所述自动给水模块自动向培植土供水;所述培植土恒湿模块防止培植土过干或过湿。
该种植方法可依靠本发明的免灌溉种植系统实现。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免灌溉种植系统包括种植盘1和设置在该种植盘1下方的蓄水盘2,所述种植盘1内盛装培植土11,所述培植土11表面铺设有陶粒层12,于所述培植土11与陶粒层12之间还铺设有一层隔离膜13;隔离膜13可以采用塑胶材料制作,所述隔离膜13开设有膜孔130。所述种植盘1底部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蓄水盘2相通的通孔10,本实施例中为2个,呈对称分布;于所述通孔10内插设一连通所述种植盘1和蓄水盘2的管道3,所述管道3的底端与所述蓄水盘2的内底面接触,上端贯穿所述培植土11至所述隔离膜13的膜孔130处。所述管道3可采用陶瓷或者硬质塑胶材料制作,所述管道3的管壁满布小孔30,管道3内混设陶粒4和纤维5,且所述纤维5穿过管道3的小孔30延伸至所述种植盘1内的培植土11中。
结合图2所示,所述纤维5及陶粒4位于培植土11内的部分形成陶粒及纤维混合束结50,且该混合束结50与管道3外壁相接触,其作用是方便纤维5卡在管道3的小孔30上,可以避免纤维5在使用过程中因重力下垂而脱离培植土11,同时也可以堵住位于种植盘1内部分的小孔30,防止水直接从小孔30进入培植土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志豪;李星凯,未经何志豪;李星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6197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