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铜合金线坯上引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62549.1 | 申请日: | 2010-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761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丁智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南方有色焊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14 | 分类号: | B22D1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2000 湖南省株洲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铜合金 线坯上引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铜合金加工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铜合金线坯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包括电线用铜线的铜丝有如下几种生产工艺,如连铸连轧法、挤压法、水平连铸法、上引成型法,连铸连轧制法需要采用大型设备,先是把铜和各种其它元素如锡、磷、硅、锰等按照配比加入到熔炉中熔化,然后铸锭成型,再是采用大型设备进行挤压,然后进行拉伸,最后清洗以形成成品。如下所示:
配料→熔化→升温→连铸连轧→拉丝→清洗
挤压法的工艺流程为:
配料→熔化→升温→铸锭→挤压→拉丝→清洗
水平连铸法的工艺流程为:
配料→熔化→升温→水平连铸→拉丝→清洗
上引成型法的工艺流程为:
配料→熔化→升温→上引成型→拉丝→清洗
连铸连轧法的优点是制造的线坯组织致密、均匀,生产效率高,缺点是只适合于大规模生产、投资大,风险高,且生产的线坯含氧量稍高,有杂质。
挤压法生产的优点是适合于中、大型生产规模,线坯组织高度致密,缺点是生产效率低,接头不牢固,有杂质,不适宜生产小规模线材。
水平连铸法生产的优点是适合于各种生产规模,效率一般,缺点是线坯表面易氧化,组织为铸造组织,有疏松。
而传统的上引成型法生产的优点是适合于各种生产规模,产品含氧量低,杂质较少,质量稳定,可生产细微或超细微丝;缺点是生产效率一般,线坯为铸造组织,疏松,有成分不均匀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投资少、工艺简单、可生产细微线材且节能环保的铜合金线坯上引法。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铜合金线坯上引法,包括配料、原料的熔炼、拉丝和清洗形成成品,其在原料的熔炼和拉丝步骤之间还包括如下步骤,将结晶器放入熔炼后的铜合金液体中,所述结晶器包括外套、设置在外套上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套装在外套内的铜套和套装在铜套内的石墨模,所述石墨模由圆锥台形下部、圆柱形中部和倒圆锥台形上部组成,向外套的进水口注入冷水,使冷水从外套的出水口出来,在气压的作用下熔化的铜合金液体依次进入石墨模的圆锥台形下部、圆柱形中部和倒圆锥台形上部,铜合金液体在这个过程中依次冷却,形成铜合金线坯,在牵引装置的作用下,所述铜合金线坯进入下一步拉丝步骤。
本发明中,所述铜合金液体的温度设置为其熔点温度加上50~100℃。冷水的水压为2~4MPa;所述牵引装置的牵引速度为500~1500mm/min;所述的牵引方式为向上牵引后暂停,再向下反推,再向上牵引,如此反复进行。
本发明所述的铜合金为铜-锌-锰合金系的铜合金。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铜合金液体直接成型为铜合金线坯,适合于不同规模企业,其步骤和传统上引成型法相同,不同之处在上引成型这一步。
在本发明中,配置好的铜合金经电炉熔化后,升温到该合金熔点之上50~100℃,合金均匀化后,即可开始上引成型;将装有外套的石墨模装置垂直放入铜合金液体中,使底部距金属液面为80~100cm,这时,铜合金液体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石墨模的圆锥台形下部,由于石墨模四壁有冷水流动,使石墨模的内外壁形成温度梯度及石墨模的上下部形成温度梯度,铜合金液体遇急冷凝固成型,在牵引装置的牵引下,牵引方式为牵引-暂停-反推-牵引,这样成型的铜合金线坯向上移动,下面的铜合金液体在大气压作用下向上移动,遇冷变成固体,这个由液体—固体的过程连续不断,因此形成了无限长的杆。在铜合金线坯成型的最初阶段,先向石墨模内插入一根铜合金线坯,利用这根铜合金线坯把遇冷成型的铜合金线坯拉出结晶器,实现拉丝步骤。
本发明生产的铜合金线坯产品质量稳定,无杂质,表面无氧化,内部组织含氧量低,可进行连续拉拔,生产细微线材,特别适合于中、小型铜合金线材厂的生产,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固定资本的投资规模,降低了风险,是中小型企业发展的可靠途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带有熔炉的结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石墨模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熔炉、2铜合金液体、3铜套、4冷水、5石墨模、6出水口、7铜合金线坯、8进水口、9外套、10倒圆锥台形上部、11圆柱形中部、12圆锥台形下部、13牵引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南方有色焊材有限公司,未经株洲南方有色焊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625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升空娱乐装置的停泊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驱避蚊虫叮咬的液体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