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活的非可培养状态副溶血性弧菌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62737.4 | 申请日: | 2010-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774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宁喜斌;郝小斌;鲁艳莉;赵德畅;张晓艳;季爱加;陈婵娟;张祈;费国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C12Q1/04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吕伴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培养 状态 溶血 弧菌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致病性微生物副溶血性弧菌检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检测活的非可培养状态副溶血性弧菌的方法。
背景技术
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简称V.p)是广泛分布于近海区域、盐湖及海产品中的革兰氏阴性短杆嗜盐菌,能感染海水鱼类、对虾、蟹、甲壳类等多种水产动物,人食用了受该菌污染的海产品后,会出现食物中毒及腹泻等症状,是一种引起食源性疾病的重要病原菌。20世纪80年代初期,研究人员发现并提出了细菌“活的非可培养状态”(Viable but Non-Culturablestate,VBNC),即细菌处于不良环境条件时,其细胞缩小成球形,用常规方法不能培养,但具有一定的代谢活性,用特殊方法可以证明其依然存在。当细菌处于VBNC状态时,经过一定的条件恢复后即可以复苏,经研究部分复苏菌株的毒力基因并未遭到破坏,故VBNC状态细菌对人类公共健康、食品的微生物检验、遗传工程细菌向环境释放等安全性问题仍然有潜在致病性,研究该状态及其检测方法有着重要的意义。
随着周围环境的改变副溶血性弧菌会转化为VBNC状态,由于在VBNC状态下这些细菌用常规方法(如传统的微生物培养基培养、普通PCR验证等)不可检出但仍保持活力,故经典活菌直接计数法(Direct viable count,DVC)、检测细胞内CTC水解情况判断代谢活性、检测细胞中INT的减少判断代谢活性、ELISA等方法已广泛应用于细菌VBNC的研究,但是其准确性、精密性以及时效性还有待提升。在确定微生物检测标准时,之前大多数研究为通过普通PCR验证可培养状态(Viable Culturable,VC)致病基因的活性,然而这对于VBNC状态显然是不合适的。
近些年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everse transcription-PCR,RT-PCR)检测mRNA是一项很有前途的技术被应用于细菌的VBNC状态,用于评估VBNC状态细菌产生的影响。细菌mRNA的半衰期很短,这是由于核酸酶的存在会使其降解,所以mRNA的存在可以作为细胞存活最有力的也是最令人信服的判断标准。但是该方法却并未在副溶血性弧菌中应用,究其原因,及其可能是由于细菌处于VBNC状态其特异性管家基因不好确认引起。
由于RT-PCR法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而且这项技术能够使我们确定细胞是否存活。虽然说其它方法的检测参数像蛋白质的合成能力,不可分裂细胞的延长指数等似乎同样有效,但比起RT-PCR法,这些方法不如其可靠且不能够很标准化的实际应用。因此RT-PCR技术作为一种分析基因表达的快速灵敏的方法在检测细菌VBNC状态已经显示出其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快速、准确检测样品中是否存在活的非可培养状态(VBNC)副溶血性弧菌以及一种检测样品中是否存在副溶血性弧菌的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主要运用RT-PCR对副溶血性弧菌VBNC状态的rpoS基因进行检测。其中,特异性管家基因rpoS主要编码一种转录因子,该转录因子命名为sigmaS(σS),主要调控细菌中的应激反应机制,被用来检测VBNC状态的副溶血性弧菌的活性,而副溶血性弧菌tl特异性基因则在VBNC状态则运用PCR/RT-PCR无法检出。
本发明第一方面,一种检测样品中是否存在活的非可培养状态(VBNC)副溶血性弧菌的方法,包括步骤:
以抽提自所述样品的总RNA为模板,用rpoS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对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从而扩增出对应于rpoS基因的扩增产物;
检测所述的对应于rpoS基因的扩增产物的存在与否,如存在所述扩增产物则表示样品中存在VBNC状态的副溶血性弧菌(副溶血性弧菌VBNC状态中该特异性管家基因rpoS运用PCR法检测无活性);如不存在所述扩增产物则表示样品中不存在VBNC状态的副溶血性弧菌。
其中所述的样品是经tl基因检测呈阴性的样品。
所述的样品可以是水产品。所述的水产品包括:海水鱼类、对虾、蟹、甲壳类等多种水产动物。
所述的特异性管家基因引物rpoS对选自下组:
上游5’-gac aat gcg tca gag acg-3’SEQ ID NO:1;
下游5’-tca cca cgc aat gct ctg-3’SEQ ID NO:2。
本发明另一方面,一种检测样品中是否存在副溶血性弧菌的方法,包括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洋大学,未经上海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627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回风高效节能隧道窑
- 下一篇:一种转化还原炉喷嘴及其加工用刀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