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渐进式变形板材矫平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63108.3 | 申请日: | 2010-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791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向伟;张宏志;王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商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D1/00 | 分类号: | B21D1/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杨立超 |
地址: | 150028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渐进 变形 板材 平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矫平装置,具体设计一种渐进式变形板材矫平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纯锰的提取是通过电解工艺将阴极板置于电解槽内阳极板之间,通过电解工作原理使锰离子吸附于阴极板上,电解工作完成后,将阴极板送入烘干炉内进行烘干,在通过锤击的方式将锰片从阴极板上剥离,阴极板通过电解液的热温效应(电解过程为20个小时)和烘干炉的高温烘烤以及剥离锰片时的反复锤击,阴极板逐渐产生弯曲变形,五个工作日后最大变形可大60mm之多,弯曲变形过大会导致阴极板与阳极板相碰形成短路,使电解锰工作无法进行,在自动化生产工艺中,要求阴极板的最大变形不能超过±2.0mm,否则无法实现阴极板对电解槽的自动化供料。
目前对阴极板弯曲变形的矫平工作由工人在简易设备上进行(将阴极板插入水平放置的两圆柱之间),这种操作方式存在的问题如下:
1.劳动强度大:阴极板长660mm,宽500mm,厚2mm,重量约为10kg,手工上料、卸料,矫平阴极板所需要的最大力度达20kg之多,对每块变形的阴极板要反复操作十次左右,工人体力消耗很大。
2.矫平精度差:矫平后的阴极板整体板面平面度最小误差不小于±10mm,远远不能满足自动化生产工艺提出的±2.0mm变形指标要求。
3.缩短阴极板使用寿命:对阴极板的校平所施加的反向弯曲应力必然会加速阴极板的疲劳破坏,久而久之使阴极板出现疲劳裂纹以致报废,增加了不应有的生产成本。
4.生产率低下:由于要将矫平的阴极板送到矫平工位进行矫正,再将矫正后的阴极板送回到电解工位,一个小型车间阴极板约为5000块,因此,矫平工作消耗了很多的生产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工人在对阴极板弯曲变形的矫正过程中,劳动强度较大、矫平精度差,缩短了阴极板的使用寿命,且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进而提出一种渐进式变形板材矫平装置。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包括吊架和阴极板挂架组件,所述吊架由横杆和两根侧杆组成,所述两根侧杆的上端分别与横杆的两端固接,且两根侧杆相互平行,所述矫平装置还包括两组渐进矫平组件,所述阴极板挂架组件位于吊架的内部,且阴极板挂架组件的上端与横杆的中部固接,吊架的每根侧杆上各设置一个渐进矫平组件,每个渐进矫平组件包括两个推进机构和矫平边框,两个推进机构由上至下并排平行设置,所述矫平边框包括固定框、两个导柱和滑道,两个导柱并排平行设置在固定框的内侧面上,且两个导柱之间有固定间隙,所述滑道固定安装在固定框外侧面的底部,每个推进机构包括齿轮、齿条和固定架,所述齿轮与固定架转动连接,所述齿条插装在固定架内,且齿条与齿轮啮合,所述固定框的上端与位于上端的齿条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滑道与位于下端的齿条滑动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实现了对变形过大的阴极板进行自动化矫正,满足了自动化生产的需要,本发明矫平精度高,矫平精度经实验验证,变形量为60mm的阴极板经渐进式较平后,其平面的精度可达±0.5mm,其误差小于自动化生产工艺所规定的±2mm变形指标的要求,取消了人工矫平工作,降低了工人的工作强度,延长了阴极板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生产成本,且提高了生产效率80%以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主视图,图2是渐进矫平组件3的放大图,图3是图2中A-A向的剖视图,图4是本发明工作时初始位置的主视图,图5是图4的左视图,图6是位于上端的推进机构4推动矫平边框5的上端向阴极板上边缘靠近时本发明的主视图,图7是图6的左视图,图8是完成矫平工作后本发明的主视图,图9是图8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商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商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631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猛火炉用组合式脉冲点火总成
- 下一篇:一种雨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