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真空绝缘开关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63147.3 | 申请日: | 2010-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228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13 |
发明(设计)人: | 菅井大介;土屋贤治;喜久川修一;佐藤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H02B13/00 | 分类号: | H02B13/00;H02B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熊志诚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 绝缘 开关设备 | ||
1.一种真空绝缘开关设备,其特征在于,
构成为:至少具备进行电流的接通、断开的真空开关,将收容操作该真空开关的操作器的开关部组件化为箱状,并且,可组装在真空绝缘开关设备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绝缘开关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开关部配置在上述真空绝缘开关设备内的下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绝缘开关设备,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收容保护继电器的低电压控制部,
上述低电压控制部载置在上述开关部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真空绝缘开关设备,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收容向负荷侧供给电力的电缆的电缆连接部,
上述电缆连接部载置在上述开关部上。
5.一种真空绝缘开关设备,其特征在于,
具备:收容进行电流的接通、断开的开关及操作该开关的操作器的开关部;
收容向负荷侧供给电力的电缆的电缆连接部;
收容保护继电器的低电压控制部;以及
用于连接机器之间的配线通过其内部的配线连接部;
上述开关部、上述电缆连接部、上述低电压控制部、上述配线连接部分别组件化为独立的箱状而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真空绝缘开关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开关部与上述低电压控制部分别由接地金属板呈气密地密封。
7.根据权利要求5或权利要求6所述的真空绝缘开关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开关部、上述电缆连接部、上述低电压控制部、上述配线连接部之间通过由螺栓连接而固定,上述开关部与上述低电压控制部之间通过连接器而电连接。
8.一种真空绝缘开关设备,其特征在于,
具备:开关部,配置在正面下侧,收容:进行电流的接通、断开、断路、接地且由固体绝缘物覆盖的模块开关部;操作该模块开关部的操作器;对操作开关部内连接器及模块开关的操作装置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
电缆连接部,配置在背面侧,收容向负荷侧供给电力的电缆;
低电压控制部,配置在正面上侧,收容:保护继电器,显示真空绝缘开关设备的异常状态的警报显示部,以及与上述开关部内连接器电连接的低电压控制部内连接器;
配线连接部,配置在中央上侧,用于连接机器之间的配线通过其内部;以及
配置在上述开关部的上方的母线连接部;
上述开关部、上述电缆连接部、上述低电压控制部、上述配线连接部分别组件化为独立的箱状而构成。
9.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8任一项所述的真空绝缘开关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开关部的正面设置有装饰板,该装饰板上装有:上述开关部的状态显示部及操作手动操作装置的操作部,在紧急时操作手动操作装置而切断电流的紧急操作部,在搬运真空绝缘开关设备时用于插入搬运机的卡爪的卡爪插入部;在上述装饰板上,上述状态显示部及上述操作部设置在上述装饰板的上部,上述紧急操作部设置在上述装饰板的中部,上述卡爪插入部设置在上述装饰板的下部,上述状态显示部及上述操作部,上述紧急操作部及上述卡爪插入部分别具备盖子。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9任一项所述的真空绝缘开关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开关部具备通过真空绝缘而在电流的接通、断开、断路这三个位置进行转换且具备多个触点的真空绝缘三位置型开关,在真空容器内具备具有触点并进行接地的真空接地开关。
11.一种真空绝缘开关设备的制造方法,是组合下述各部而形成真空绝缘开关设备的真空绝缘开关设备的制造方法:收容进行电流的接通、断开的开关及操作该开关的操作器的开关部;收容向负荷侧供给电力的电缆的电缆连接部;收容保护继电器的低电压控制部;用于连接机器之间的配线通过其内部的配线连接部;其特征在于,
上述开关部、上述电缆连接部、上述低电压控制部及上述配线连接部都组件化为独立的箱状,在配置了上述开关部后,将上述电缆连接部的局部载置在上述开关部上,将上述低电压控制部的局部载置在上述开关部上,将配线连接部配置在上述电缆连接部与上述低电压控制部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6314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