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工业化制造硅烷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63176.X | 申请日: | 2010-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303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范清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范清春 |
主分类号: | C01B33/04 | 分类号: | C01B33/04 |
代理公司: | 郑州异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4 | 代理人: | 王霞 |
地址: | 454000 河南省焦作***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业化 制造 硅烷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原料的合成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工业化制造硅烷的方法。
背景技术
硅烷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制造电子级多晶硅、非晶硅薄膜电池、硅片外延、覆膜玻璃、纳米硅材料等,目前仅在美国和日本等少数企业实现了产业化。美国采用的UCC法(以三氯氢硅烷和氢气为原料)和MeMc法(以四氟化硅和氢化铝钠为原料)生产硅烷,适合建设(单个工厂)年产千吨级以上硅烷工厂,投资巨大(需要几十亿到上百亿人民币),技术、设备和投资门槛都极高;日本是采用小松法(以氯化铵和硅化镁为原料)生产硅烷,虽然投资小,但生产规模小,仅适合建设小规模(20—50吨左右)的硅烷工厂,且副产物6氨氯化镁结晶易堵塞反应釜,氨回收困难,生产成本高。我国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引进日本小松法技术生产硅烷相继失败后,至今未实现产业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成本、无污染的工业化制造硅烷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的工业化制造硅烷的方法,它是由原料柠檬酸/水合柠檬酸和原料硅化镁反应制得。
具体方法为:将柠檬酸/水合柠檬酸和硅化镁原料按照4:3摩尔数的比例,水相条件下隔绝空气,连续加入到反应釜中常温搅拌反应,从反应釜顶部冷凝器出口连续收集生成的粗硅烷气体,经常规工艺处理后,得到的精制硅烷经金隔膜压缩机压缩,液化装瓶为硅烷成品。成品硅烷的纯度在5N(99.999%)以上,可直接用作多晶硅、非晶硅薄膜电池等生产原料。
反应釜内原料搅拌反应后,生成的柠檬酸镁母液间歇排出,经收集、处理后,得到柠檬酸镁晶体。柠檬酸镁是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和医药原料,主要生理功能是软化血管、防止老年性动脉硬化症。常规的工业化生产是以柠檬酸和氢氧化镁(或碳酸镁)为原料。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整个生产过程没有污染物和废弃物需要处理,在得到硅烷的同时还能获得高纯度柠檬酸镁。本发明方法中,每生产1吨硅烷,可以产出9吨无水柠檬酸镁,即生产柠檬酸镁不再增加原料成本。而以柠檬酸和硅化镁为原料制造硅烷和柠檬酸镁,国内外均无报道,也未被用于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的化学反应如下:
柠檬酸(C6H8O7)+ 硅化镁(Mg2Si) →
甲硅烷(SiH4) + 乙硅烷(Si2H6) + 柠檬酸镁[Mg3(C6H5O7)2]
本发明与现行方法对比如下:
。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述的工业化制造硅烷的方法,它是由原料柠檬酸/水合柠檬酸和原料硅化镁反应制得。
柠檬酸(C6H8O7)为食品级或化学纯工业原料,常含1分子结晶水;硅化镁(Mg2Si)为化学纯工业原料。
所述反应的具体方法为:将柠檬酸/水合柠檬酸和硅化镁原料按照4:3摩尔数的比例,水相条件下隔绝空气,连续加入到反应釜中常温搅拌反应,从反应釜顶部冷凝器出口连续收集生成的粗硅烷气体(主要成分为甲硅烷和乙硅烷,杂质为水、氢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经常规工艺处理(-30℃以下深冷→4a/5a分子筛吸附→蒸馏→金属钯脱氧)去除杂质气体后,得到精制硅烷,纯度达5N(99.999%)以上;精制硅烷经金属隔膜压缩机压缩,可液化装瓶为硅烷成品。
同时,柠檬酸和硅化镁原料搅拌反应后,反应釜内生成的柠檬酸镁母液间歇排出,收集后经常规工艺处理(澄清过滤→蒸发浓缩→结晶→干燥)后,得到柠檬酸镁晶体,纯度为2N(99%)以上。包装后的成品可用作食品添加剂等。
用本方法生产硅烷,每生产1吨硅烷,可产出9吨无水柠檬酸镁。
本发明适合建设年产300吨规模左右的硅烷工厂,投资额在1.5—2亿人民币。整个生产过程没有污染物和废弃物需要处理,在获得硅烷的同时能够获得高纯度柠檬酸镁,生产柠檬酸镁不再需要增加原料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范清春,未经范清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631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