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膈肌痉挛的中药制剂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63496.5 | 申请日: | 2010-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008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2 |
发明(设计)人: | 闫成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闫成秀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8 | 分类号: | A61K36/8968;A61P21/00;A61K35/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247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痉挛 中药 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膈肌痉挛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现代医学所述的膈肌痉挛是指呃逆,呃逆是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主为特征的病症。本病有持续发作或偶然发作,有单纯性的呃逆,亦有在其它疾病中出现的呃逆。中医认为,本病常因饮食不节,过食生冷或寒凉药物导致寒结胃中,以及恼怒抑郁、情志失和,以致肝气犯胃引起。也有少数是胃中阴液损伤,或脾胃气败所造成。
现有技术中,用于治疗膈肌痉挛的药物尚不多见,常采用民间单法或验方治疗本病,其效果多不理想,或疗效甚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养血敛阴、降气止呃、散寒止痛、清肺降火功效的中药制剂,可以有效治疗各种原因引 起的膈肌痉挛。
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选取的原料药材及其重量组份分别是:麦门冬30份、柿蒂30份、吴萸肉15份、石决明30份、双勾藤30份、生白芍30份、橘红30份、人参芦30份。
本发明药物可以采用中药制剂的常规方法制备成任何常规内服制剂。例如可以将这些原料药研成粉末混合均匀散剂冲服;可以将这些原料药一起水煎,然后浓缩煎液服用,或者把浓缩煎液浓缩成膏加工成丸剂服用;为了使该药物的各原料更好地发挥药效,针对某原料药进行特殊提取,如乙醇提取,这些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的活性组分可以加入制备不同剂型时所需的各种常规辅料,如崩解剂、润滑剂、粘合剂等以常规的中药制剂方法制备成任何一种常用口服剂型,如丸剂、散剂、片剂、胶囊剂、口服液等。
本发明选取的原料中药材中,其功效和药理作用分别是:麦门冬:清肺降火,滋阴润燥,润肠通便;
柿蒂:降气止呃;
吴萸肉:散寒止痛,舒肝下气,燥湿止泻;
石决明:平肝潜阳,清肝明目;
双勾藤:息风止痉,清热平肝;
生白芍: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
橘红:行气宽中,燥湿化痰,发表散寒。
本发明选取的原料药物共凑养血敛阴、降气止呃、散寒止痛、清肺降火之功效。针对各种原因引起的膈肌痉挛具有理想的治疗效果;经临床应用发现,本发明原料易得、治疗成本低廉、无任何毒副作用,治疗效果良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治疗膈肌痉挛的中药制剂,选取的原料药材及其重量组份分别是:麦门冬30份、柿蒂30份、吴萸肉15份、石决明30份、双勾藤30份、生白芍30份、橘红30份、人参芦30份;其制剂包括运用传统制剂工艺或现代制剂工艺制成的散剂、胶囊制剂、口服液制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闫成秀,未经闫成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634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治疗胆囊炎的中药制剂
- 下一篇:带直接察看的刺穿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