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淤泥质粘土装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63877.3 | 申请日: | 2010-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400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刘斯宏;王仙美;庞宽;王辉;肖全;高军军;陈璐;顾长财;钱文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南京河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1/02 | 分类号: | B65B1/02;B65B37/00;B65B43/54;B65B6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严志平 |
地址: | 21002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淤泥 粘土 装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柔软、碎散或含水物料等物质的自动装袋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江河湖泊实施水利、水运工程中的开挖淤泥自动装袋装置,属于工程装袋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们知道,随着建设优美城乡环境,清理既有江河湖泊中的淤泥工程量将越来越多,经过特殊技术处理可用于墙体材料,如烧结砖;也可以将其装入土工编织袋中用于填塘、固堤、筑路等工程,其应用非常广泛,越来越多的人正关注着对淤泥的再利用,以期能变废为宝。然而我们知道,人工挖掘的淤泥由于粘粒含量高、含水量大等自身的特性,其非常不容易装袋,而传统的装袋方式如采用人工的方式来进行淤泥装袋,成本高、工期长,难以满足大面积施工。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单、省时省力、非常便于装袋的淤泥质粘土装袋装置。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淤泥质粘土装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支架、设置在固定支架上部的储料箱、储料箱控制机构和编织袋撑口装置,其中,固定支架的前端为三角形,编织袋撑口装置设置在三角形支架的中部,储料箱的出料口大小与编织袋撑口装置相对应,储料箱控制机构设置在固定支架后部,其与储料箱后方相接触。
进一步,在固定支架的后部还设置有储料箱回位机构,其包括一通过轴套与固定支架后部连接的转轴,其一端固定连接一摇柄,转轴中间套接有一转动轮,转动轮上部缠绕有带动储料箱进出的钢丝绳,钢丝绳的另一端与储料箱的后部固定连接。
而上述的储料箱控制机构包括与储料箱后部接触的弯折手柄、设置在储料箱外侧中部位置的滚轴,其中,滚轴外部套有滚轮,而滚轮则与储料箱外侧的轨道相互配合,而轨道则设置在储料箱两侧的固定支架上,且轨道向出料方向倾斜。
而且,上述的储料箱控制机构还可以包括弯折手柄,弯折手柄的一端连接一压杆,压杆为一挂钩结构,其扣住储料箱的底部后端,在压杆与弯折手柄之间还连接有一连杆,连杆分别与压杆和弯折手柄销接,且压杆的下部还连接有弹簧,弹簧的另一端通过一环形件套在上述的转轴上。
上述的储料箱为一上部开口的长方体,其前部有一可自动开合的前门,通过设置在储料箱顶端两侧的转轴旋转,在前门的两侧和储料箱两侧箱体之间分别设置有拉控弹簧。
所述储料箱的前部出料口端部宽于后端,便于淤泥向下滑动,便于装袋。
所述的编织袋撑口装置包括设置在三角形支架中部的横梁,以及设置在两横梁之间的撑口杆,撑口杆的横截面为V形结构,其共为两根,分别设置在横梁中间的前后两侧,两撑口杆的距离与编织袋口撑开宽度相对应,其中一根撑口杆销接在两侧的横梁上,其一端还连接有一摇杆。
所述的编织袋撑口装置的下部还设置有一倾斜设置的挡板,用于对编织袋进行支撑。
所述的编织袋撑口装置内侧的三角形支架上在横向方向上还设置有由多个橡胶组成的缓冲挡板,用于对上部下来的储料箱进行缓冲。
所述的固定支架的腿脚底部安装有移动滚轮,便于移动自动装袋装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储料箱的向下滑动,将淤泥很容易地装入撑开袋口的编织袋内,易于操作,且速度快,尤其是对于结块的淤泥,由于储料箱体比较大,也比较容易装袋,本发明不仅节省了劳力,且大大提高了淤泥装袋的效率,保证装袋成品质量,促进“变废为宝”材料的进一步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后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侧视图二;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5为本发明所述的一储料箱控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所述的编织袋撑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所述的缓冲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主要附图标记含义为:
1、固定支架 2、三角形支架 3、储料箱
4、横梁 6、前门 7、弯折手柄
8、摇柄 9、转动轮 10、移动滚轮
11、撑口杆 12、摇杆 13、挡板
14、缓冲挡板 15、压杆 16、连杆
17、弹簧 18、转轴 19、轴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南京河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海大学;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南京河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638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读书架的书桌
- 下一篇:一种带有电子产品支架的多功能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