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的安全带高度调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64256.7 | 申请日: | 2010-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766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谭修远;王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2/20 | 分类号: | B60R22/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安全带 高度 调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辆的安全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的安全带高度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安全带是车辆上保障乘员安全的重要部件之一,车辆的前排乘员在乘车的过程中需要一直佩戴安全带。为了使安全带对不同体型和身高的乘员都具有较好的包裹性,以便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对乘员身体有较好的约束,一般车辆上都设有安全带高度调节装置,通过安全带高度调节装置调节安全带的高度,使之对不同体型和身高的乘员都合适。
现有的安全带高度调节装置都是手动的。其中一种安全带高度调节装置的结构如下所述,包括一个锁止按钮和一个可滑动的安装在车身B柱上的导向板,安全带挂设在导向板上。当需要调节安全带的高度时,车内乘员按下锁止按钮,使导向板解锁,然后推动导向板沿B柱上下移动,以此调节安全带的高度,高度调整合适后,松开锁止按钮,导向板被锁止,不能上下移动。由于车内乘员一般都是在坐到座椅之后才发觉安全带高度不合适、进而进行高度调节的,调节时需要将双手伸到身后,因此操作起来很不方便,降低了乘车的舒适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的现有安全带高度调节装置操作不方便的问题,提供一种安全带高度调节装置,该安全带高度调节装置可实现安全带高度的自动调节,增加了乘车的舒适性。
本发明的车辆的安全带高度调节装置,包括:安装在车身上的动力装置和滑轨、可被动力装置驱动的齿轮、与齿轮啮合的齿条和供安全带穿过且与齿条相连的滑动单元,所述滑动单元可滑动的安装在滑轨上。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单元包括:安全带支架、滑动件和第一螺栓,所述安全带支架包括本体和U形杆,所述U形杆的两端可转动的安装在本体上,安全带从本体和U形杆之间穿过并挂设在U形杆上,所述本体上设有第一圆孔,所述滑动件上设有与第一螺栓相适配的螺纹孔,第一螺栓穿过第一圆孔并通过螺纹配合安装在螺纹孔中,所述滑动件可滑动的安装在滑轨上,齿条与滑动件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件包括滑块、第一衬片和第二衬片,滑轨、滑块、第一衬片和第二衬片的横截面均呈U形且它们的横截面形状相互适配,滑块和第一衬片位于滑轨之内,滑块、第一衬片和滑轨从内向外叠合设置,第二衬片位于滑轨之外,第一衬片和第二衬片的U形开口相对,滑块、第一衬片和第二衬片固定连接,齿条与滑块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件还包括螺套,所述螺套包括圆柱部和位于圆柱部一端的呈缺圆形的盖板部,所述螺纹孔设置在圆柱部上,螺纹孔与圆柱部的轴向相同;
所述滑轨包括第一底壁、位于第一底壁两侧且分别与第一底壁相连的两个第一侧壁、和分别从两个第一侧壁相对伸出的两个第一顶壁;
所述滑块包括第二底壁、位于第二底壁两侧且分别与第二底壁相连的两个第二侧壁、和分别从两个第二侧壁相对伸出的两个第二顶壁,第二底壁上设有一个第二圆孔和一个方孔;
第一衬片包括第三底壁、和位于第三底壁两侧且分别与第三底壁相连的两个第三侧壁,第三底壁上设有一个第一突起部和一个与盖板部相适配的缺圆孔,第一突起部的伸出端设有第一倒钩部;
第二衬片包括第四底壁、和位于第四底壁两侧且分别与第四底壁相连的两个第四侧壁,第四底壁上设有一个第三圆孔和一个第二突起部,第二突起部的伸出端设有第二倒钩部;
盖板部位于缺圆孔中,圆柱部从第二圆孔和第三圆孔中穿过,第一突起部从方孔中穿过,第一倒钩部和第二倒钩部相互钩挂以防止二者相互脱开,第一顶壁和第二顶壁在圆柱部的轴向上重叠,齿条的上端固定安装在滑块的一个第二侧壁上。
进一步地,每个第一侧壁的上端和下端各设有一个第三突起部,第二衬片位于第一侧壁上端的第三突起部和下端的第三突起部之间,当第二衬片滑动到滑轨的下端时,第二衬片与滑轨下端的两个第三突起部中的至少一个接触而停止滑动;当第二衬片滑动到滑轨的上端时,第二衬片与滑轨上端的两个第三突起部中的至少一个接触而停止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滑轨基本竖直地设置在车身上。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装置为减速电机,所述齿轮固定安装在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安全带高度调节装置还包括一个导向盖,所述导向盖包括安装板部和与安装板部相连的长槽部,所述安装板部固定安装在减速电机壳体上,所述齿条从长槽部中穿过且可相对长槽部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盖还包括齿轮容置部,所述齿轮位于齿轮容置部中。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装置和滑轨安装在车身的B柱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642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耐候性玻璃隔热涂料
- 下一篇:三维结构超材料的制备方法和三维结构超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