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船体二次除锈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64297.6 | 申请日: | 201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592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发明(设计)人: | 董正楚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生(南通)重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D5/00 | 分类号: | B05D5/00;B05D3/00;B05D3/12;B05D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伯兴 |
地址: | 226009 江苏省南通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船体 二次 除锈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体二次除锈工艺。
背景技术
在重工等行业中,目前国内外在喷涂前的二次除锈普遍都采用分段打砂,进坞搭载后打磨的传统工艺,但是由于船体规格书要求所有的二次除锈均采用打砂处理,但如果坞内打砂,难度大,工期长,费用较高,且如果全部在分段打砂,许多交叉作业多的区域,如外板、机舱区域等均容易造成油漆浪费,人工重复劳动,降低了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的不足,提供一种避免油漆浪费,节省工期、人力资源和费用,提高工作效率的船体二次除锈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船体二次除锈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在船体上进行分段打砂;
B、在分段打砂后的船体上喷涂临时保护环氧底漆;
C、将喷涂好保护环氧底漆的船体分段进入坞内搭载;
D、在船体下水前一至两个星期打磨去掉保护环氧底漆;
E、在去除保护环氧底漆后的船体上喷涂主涂层,使船体上喷涂主涂层的度数达到3~6度,涂层厚度为350~450um。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采用分段后进行打砂,避免坞内打砂,从而避免了油漆的浪费,且节省工时、节约人力资源,提高了工作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本发明示出了船体二次除锈工艺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包括以下步骤:
A、在船体上进行分段打砂;
B、在分段打砂后的船体上喷涂临时保护环氧底漆;
C、将喷涂好保护环氧底漆的船体分段进入坞内搭载;
D、在船体下水前一至两个星期打磨去掉保护环氧底漆;
E、在去除保护环氧底漆后的船体上喷涂主涂层,使船体上喷涂主涂层的度数达到3~6度,涂层厚度为350~450um。
本发明通过采用分段后进行打砂,避免坞内打砂,从而避免了油漆的浪费,且节省工时、节约人力资源,提高了工作效率,且在下水前喷涂油漆,避免了因交叉作业而造成油漆严重破损及反复修补的问题,减少了破损和反复修补,从而增加了船体的美观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生(南通)重工有限公司,未经惠生(南通)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642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