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锁式拉链头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64805.0 | 申请日: | 2010-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753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骆燕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4B19/30 | 分类号: | A44B19/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246 福建省晋江市深沪镇***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拉链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拉链头,特别是一种自锁式拉链头。
背景技术
现有的拉链头大致可分为自锁式拉链头和非自锁式拉链头。非自锁式拉链头在非人为条件下可能发生沿拉链带的滑动,而自锁式拉链头通过专门设置的自锁机构则可以防止非人为操作条件下的滑动。如1976年4月27日授权公告的第3,952,379号美国发明专利即揭示一种自锁拉链头,该拉链头包括一拉头本体、一马钩及一拉片。该拉头本体包括一上翼板、一下翼板及一连接柱,该马钩设置在该上翼板上,该拉片的拉杆设置在该马钩与该滑块体的上翼板之间。翻转该拉片,该拉片的拉杆可向上抵顶该马钩,使该拉链头解锁。
然而,由于该拉片的拉杆设置在该马钩与该滑块体的上翼板之间,组装该拉链头时,必须先将该拉片的拉杆放置在该上翼板上,然后再将该拉片与该滑块体的组合旋转到组装马钩的工位。为了防止该拉片的拉杆在转动过程中错位,必须利用固定装置将该拉片的拉杆固定住,然后才能将该马钩放置在该拉片的拉杆上,最后再利用铆压机构将该马钩固定住,这就使得该拉链头的组装相当复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组装的自锁式拉链头。
一种自锁式拉链头,包括拉片、滑块体及马钩,该拉片通过其拉杆可转动地设置在该滑块体上,该马钩包括定位部、抵接部及与该抵接部连接的钩部,该滑块体包括连接柱及下翼板,该下翼板对应该马钩的钩部设有穿孔,该马钩的定位部固定在该滑块体上,还包括传动件,该滑块体上设有容置孔,该拉杆上设有压轮,该容置孔的一端对应该压轮设置,另一端对应该马钩的抵接部设置,该传动件可往复运动地收容在该容置孔中,转动该压轮可通过该传动件向下抵压该马钩的抵接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自锁式拉链头通过在该拉杆上设置压轮,在该滑块体上设置该传动件,利用该压轮抵压该传动件从而控制该马钩抵接部的开合、实现自锁。由于该马钩设置在该滑块体的下翼板上,没有与该拉片重叠,所以,在组装该自锁式拉链头时,不必设置固定装置固定该马钩与该拉杆,使该拉链头具有结构简单、便于组装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自锁式拉链头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图1所示自锁式拉链头的立体组装图。
图3是沿图2中A-A线的剖视图。
图4是图1所示自锁式拉链头的开启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自锁式拉链头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自锁式拉链头第三实施例的立体组装图。
图7是沿图6中B-B线的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自锁式拉链头第四实施例的经剖切后的立体分解图。
图9是图8所示自锁式拉链头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拉链头 100、100a、100b、100c 穿孔 344
拉片 10 连接柱 36、36a、36b、36c
拉杆 12 扣接块 361
压轮 14 第二收容段 362
传动件 20 固定块 364、364a
承压部 22 容置孔 366
插入部 24 定位块 368
滑块体 30、30a、30c 收容槽 38、38a、38c
收容段 31、31a、31c 马钩 40、40a、40b、40c
上翼板 32 定位部 41、41a、41b、41c
第一收容段 322 第一定位段 42
让位槽 324 定位孔 4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648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实时无线音频传输系统
- 下一篇:一种PROFINET通信系统中的通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