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行星式螺旋搅拌造粒机及造粒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64886.4 | 申请日: | 201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606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发明(设计)人: | 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华 |
主分类号: | C05G5/00 | 分类号: | C05G5/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地址: | 2725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星 螺旋 搅拌 造粒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行星式螺旋搅拌造粒机及造粒方法,用于对投入机体内的原料进行搅拌、造粒来制造粒状物,属于肥料造粒设备及方法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有机物料生产设备的现状及优劣分析如下:
1、圆盘、滚筒造粒:工作原理是物料自然滚落与盘壁摩擦成粒;该技术适应生产无机复合肥、适应生产发酵有机质含量低于20%的有机无机复合肥。但植物轻质有机质含量高、滚降速度差时、不易成粒形成生产量。
2、对辊造粒:虽能压制成各种有机质含量的颗粒,但是颗粒扁圆、毛刺大、无光泽,用户不欢迎。
3、模盘挤出整形造粒:虽能生产各种含量的颗粒, 但对原料的纯洁度、 粒度要求极其严格 ;原料须经模盘孔挤出、需用动力大 ,易损件多,尤其盘孔易堵塞,停机维修率高,生产成本高,效率低。这就是多年来制约有机肥及医药等有机物料造粒的最大瓶颈。
上述生产设备功能比较单一只能用于造粒,随着人们对物料生产设备的研发,出现了搅拌造粒机,搅拌造粒机既能搅拌又能造粒,但是搅拌造粒机是将搅拌器和造粒结构部件结合为一体,部件多、结构复杂,且占用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螺旋搅拌造粒机,用于对投入机体内的原料进行搅拌、造粒来制造粒状物。
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行星式螺旋搅拌造粒机,用于对投入机体内的原料进行搅拌、造粒来制造粒状物,包括:
用于承装原料的具有进料仓和出料口的容器;
位于容器内多个非对称设置且由单独的分驱动单元控制的用于使原料下降或提升并对原料施加扭剪力和离心力的搅拌造粒部件;和
与搅拌造粒部件相连的由主驱动单元控制能够旋转的框架部件。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搅拌造粒部件包括行星轴和螺旋带,所述螺旋带从行星轴一端围绕行星轴沿轴向延伸至行星轴另一端。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分驱动单元和主驱动单元为电动马达、液压马达或机械驱动器。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搅拌造粒部件为偶数个。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利用螺旋搅拌造粒机进行造粒方法,能够减少生产工序,降低生产成本。
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利用所述行星式螺旋搅拌造粒机进行造粒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原料按一定配比装入容器中;
2)原料掺和:开启分驱动单元,搅拌造粒部件对原料上提做工,底部原料被提到上部,上部原料降落;
3)摩擦造粒:主驱动单元启动, 搅拌造粒部件与原料摩擦使原料粒状滚动,随着旋转颗粒由小增大,达到需要的粒度为止。
本发明的造粒原理:
以主驱动单元控制的部件作为公转部分,带动多个在特定的圆周内、旋转做工的搅拌造粒部件;该机加料后,初期做工为物料掺和、后期做工为摩擦造粒。因搅拌造粒部件转动对物料上提做工,底部物料被提到上部,上部物料降落、在上下运动时产生摩擦,又加之公转推进增加了对物料接触面的摩擦压强,迫使物料粒状滚动,在粘合剂的作用下随着旋转颗粒由小增大,达到需要的粒度为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具有容器、搅拌造粒部件和框架部件,部件少、结构简单、制造加工方便;
2、利用螺旋搅拌造粒机成粒均匀,对物料要求不苛刻,物料粉碎即可,适应各种含量的有机物料造粒,搅拌、造粒一机完成;
3、动力小易维护安全可靠,与同类技术方法相比减少了搅拌挤压两大工序,整个生产成本将减少三成。
说明书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俯视示意图。
图中1、控制箱,2、分驱动单元,3、主驱动单元,4、进料仓,5、螺旋带,6、行星轴,7、出料口,8、支撑腿,9、框架部件,10、容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下述说明仅是示例性的,不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华,未经郑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648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灯具
- 下一篇:一种整体式阀配流柱塞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