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对带外附件直流电能表的检定装置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65331.1 | 申请日: | 2010-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811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发明(设计)人: | 于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5/04 | 分类号: | G01R35/0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中浚雄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44254 | 代理人: | 周永强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对 附件 直流 电能表 检定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直流电能表检定装置及方法,尤其是针对带外附件直流电能表。
背景技术
直流电能表作为直流能量的计量工具,在生产和生活中具有普遍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直流电设备和直流电系统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这也使得直流电能表的应用需求不断提升,在无轨电车、有轨电车、地铁车辆、电动汽车和光伏发电等领域,直流电能表已经成为普遍使用的直流能量计量工具,直流电能表也已成为电能量计量的标准装备。在对直流电能表的需求日益扩大的同时,对直流电能表的准确计量的需求也在日益提高,对直流电能表的检验已成为保障直流能量的计量工具准确测量的关键。目前直流电能表缺乏操作简便、易于携带的检定工具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提供一种针对带外附件直流电能表的检定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是提供一种针对带外附件直流电能表的检定方法,操作方便、快捷、准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针对带外附件直流电能表的检定装置,包括人机交互界面、主控模块、电压功放模块、模拟带外附件输出模块、电压测量模块、电流转换及测量模块、电能计算模块、标准脉冲输出接口以及被检脉冲输入接口;所述人机交互界面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所述主控模块通过控制总线依次通过所述电压功放模块、电压测量模块连接到所述电能计量模块;所述主控模块通过控制总线依次通过所述模拟带外附件输出模块、电流转换及测量模块连接到所述电能计量模块;所述电能计算模块分别与所述标准脉冲输出接口和被检脉冲输入接口连接;所述电压功放模块设有与被检电能表的电压信号相连的接口,所述模拟带外附件输出模块设有与被检电能表的电流信号相连的接口,所述模拟带外附件输出模块内设有外附件型号数据库。
作为改进,所述电能计算模块集成在主控模块中。
作为改进,所述电能计算模块为单独的功能模块,并配备与主控模块的通讯接口。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二,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针对带外附件直流电能表的检定方法,包括人机交互界面、主控模块、电压功放模块、模拟带外附件输出模块、电压测量模块、电流转换及测量模块、电能计算模块、标准脉冲输出接口以及被检脉冲输入接口;
其检定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用户通过人机交互界面对主控模块下达指令,主控模块通过控制总线控制各功能模块,同时通过通讯接口与各功能模块进行通讯,以获取用户所需的各种信息,并在人机交互界面上显示;
(2)电压功放模块与被检电能表的电压信号接口相连,提供被检表所需的输入电压,同时电压测量模块对被检表的输入电压进行测量,提供电压标准;
(3)模拟带外附件输出模块提供外附件型号数据库,由用户自行选定外附件的型号;然后模拟一路直流电流经过外附件后的输出,作为被检表的输入信号;
(4)电流转换及测量模块根据模拟带外附件输出模块的输出以及用户对外附件型号的选择,对模拟输出信号进行测量并折算成被检表的输入电流,提供电流标准;
(5)电能计算模块根据电压测量模块和电流测量模块的测量结果,计算直流电能并折合成标准脉冲,从标准脉冲输出接口输出,用于为被检电能表提供标准脉冲或者对检定装置本身进行检定时输出接口;同时,配备有被检脉冲输入接口,用于连接被检表的脉冲输出口,电能计算模块根据被检表的脉冲输入来折算被检表的电能输入,与检定装置计算的电能进行比较,计算出被检电能表的电能误差。
作为改进,所述电能计算模块集成在主控模块中。
作为改进,所述电能计算模块为单独的功能模块,并配备与主控模块的通讯接口。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针对带外附件直流电能表的检定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准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系统框架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653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