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循环流化床锅炉风帽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65409.X | 申请日: | 201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753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16 |
发明(设计)人: | 孙军;丛日旭;韩晓刚;王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哈锅锅炉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C10/20 | 分类号: | F23C10/2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毕志铭 |
地址: | 150060 黑龙江省哈***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 流化床 锅炉 风帽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锅炉风帽,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上的风帽。
背景技术
锅炉风帽是锅炉配风装置的一部分,配风装置是循环流化床锅炉的重要组成部分,配风装置的作用是使空气均匀的进入沸腾段底部截面,以保证燃料在良好的沸腾状态下温度的燃烧。配风装置由配风板和锅炉风帽组成。风帽有蘑菇式、柱形、球形和伞形等型式。我国使用最广泛的型式为蘑菇式风帽。现有的锅炉风帽外罩上加工有沿水平方向的出风孔,导致较大的灰粒堵塞在出风孔内,且从出风孔出来的气流容易冲刷到相邻风帽,易造成风帽磨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的锅炉风帽的出风孔易被较大的灰粒堵塞在出风孔内以及易造成风帽磨损的问题,进而提供了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风帽。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的循环流化床锅炉风帽包括风帽外罩和进风管,所述锅炉风帽还包括防磨套管,所述防磨套管套装在进风管的上部,所述风帽外罩的下端套装在防磨套管上,且风帽外罩的下端与防磨套管密闭连接,所述风帽外罩与进风管和防磨套管的外壁之间为风道,所述风帽外罩的下部侧壁沿圆周方向均布加工有多个与风道相连通的斜孔,且每个斜孔与风帽外罩内表面形成的相贯线的最高点高于每个斜孔与风帽外罩外表面形成的相贯线的最高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锅炉风帽上加工有倾斜的出风孔(斜孔),由于出风孔是倾斜的斜孔,出风口处夹杂的较大灰粒在重力的作用下沿出风孔流到风帽外罩的外部,大大降低了较大灰粒堵塞在出风孔中的几率,同时也避免气流冲刷相邻风帽,减少了风帽的磨损;本发明的锅炉风帽采用防磨套管套装在进风管上,有效防止倒灌进风帽的气流直接冲刷进风管外壁,避免了进风管外壁的磨损,延长了进风管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循环流化床锅炉风帽的主视图剖视图,图2是风帽外罩的主视图剖视图,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如图1~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循环流化床锅炉风帽包括风帽外罩1和进风管2,所述锅炉风帽还包括防磨套管3,所述防磨套管3套装在进风管2的上部,所述风帽外罩1的下端套装在防磨套管3上,且风帽外罩1的下端与防磨套管3密闭连接,所述风帽外罩1与进风管2和防磨套管3的外壁之间为风道4,所述风帽外罩1的下部侧壁沿圆周方向均布加工有多个与风道4相连通的斜孔1-1,且每个斜孔1-1与风帽外罩1内表面形成的相贯线的最高点高于每个斜孔1-1与风帽外罩1外表面形成的相贯线的最高点。即每个斜孔1-1的轴线内高外低。
具体实施方式二:如图1~2所示,本实施方式所述斜孔1-1的轴线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α为15°。如此设计,可以减少较大灰粒堵塞在孔中的几率,同时也避免气流冲刷相邻风帽,减轻风帽的磨损。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所述斜孔1-1的数量为三至四个。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所述锅炉风帽还包括截流圈5,所述截流圈5内嵌在进风管2的上端。如此设计,在满足风管风速的前提下,增强了进风管抗磨的强度,大大延长了进风管的使用时间,还可以通过改变截流圈的孔径调整进风管出口处的风速,从而适应不同规格风帽,并且方便更换截流圈5,节省了更换时间。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三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哈锅锅炉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哈锅锅炉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6540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