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接入控制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65505.4 | 申请日: | 2010-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144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发明(设计)人: | 陈赤航;姜智峰;马铮;白晓媛;黄珂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8/08 | 分类号: | H04W48/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臧建明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接入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互联网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无线接入控制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无线路由器和家庭网关等无线接入设备在企业和家庭中越来越普及,从而提供了越来越广泛的移动互联网覆盖,使得用户能够通过无线网络设备便捷地访问移动互联网。
由于移动互联网采用无线接入和空中传送,因此合法用户的网络资源容易被盗用。非法用户的非指定终端通过配备密码破解软件的大功率无线网卡,搜索附近的合法用户的指定终端的无线网络,利用指定终端的无线接入设备的安全漏洞,截取指定终端的空口传送数据,破解指定终端的密码,从而接入无线网络,盗用合法用户的网络资源。
针对上述非指定终端接入网络的情况,目前的无线接入控制方法中通过以下两种方法进行防范。
在第一种无线接入控制方法中,终端在接入移动互联网时使用(无线局域网接入保护加密模式Wi-Fi Protected Access,简称WPA/WPA2)设置密码。采用此方法增加了破解密码的难度,但是非指定终端仍有可能接入移动互联网。
在第二种无线接入控制方法中,指定终端采用必须配套使用的无线路由器和网卡。该无线路由器和网卡均具备一键加密的快捷键,在使用时,同时按下二者的快捷键,无线路由器和网卡共同生成复杂的密码。采用此方法必须配套使用指定厂家的无线路由器和网卡,适用范围小,灵活性差;并且需要更换现有设备,成本高。
总之,采用目前的无线接入控制方法,无法有效地避免非指定终端接入移动互联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接入控制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避免非指定终端接入移动互联网。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无线接入控制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避免非指定终端接入移动互联网。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接入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终端判定参考信息,所述终端判定参考信息包括终端的标识信息与指定终端或非指定终端的对应关系;
获取一个或一个以上当前终端的标识信息;
根据所述终端判定参考信息和所述一个或一个以上当前终端的标识信息,判定每一个当前终端属于指定终端或非指定终端;
如果判定当前终端为指定终端,在无线路由器的相关路由表中保留存储该当前终端的标识信息;
如果判定当前终端为非指定终端,在无线路由器的相关路由表中删除该当前终端的标识信息。
如上所述的无线接入控制方法,其中,
所述获取终端判定参考信息包括:获取一个或一个以上指定终端的标识信息;
所述判定每一个当前终端属于指定终端或非指定终端包括:判定所述一个或一个以上指定终端的标识信息中是否存在当前终端的标识信息,如果是,判定该当前终端为指定终端,否则,判定该当前终端为非指定终端;
或,
所述获取终端判定参考信息包括:获取一个或一个以上非指定终端的标识信息;
所述判定每一个当前终端属于指定终端或非指定终端包括:判定所述一个或一个以上非指定终端的标识信息中是否存在当前终端的标识信息,如果是,判定该当前终端为非指定终端,否则,判定该当前终端为指定终端。
如上所述的无线接入控制方法,其中,
所述获取一个或一个以上指定终端的标识信息包括:
根据用户预设信息获取一个或一个以上指定终端的标识信息;
或,获取无线路由器的地址解析协议ARP表;根据所述ARP表获取终端标识信息列表;从所述终端标识信息列表中选择一个或一个以上终端标识信息作为指定终端的标识信息;
所述获取一个或一个以上非指定终端的标识信息包括:
根据用户预设信息获取一个或一个以上非指定终端的标识信息;
或,获取无线路由器的地址解析协议ARP表;根据所述ARP表获取终端标识信息列表;从所述终端标识信息列表中选择一个或一个以上终端标识信息作为非指定终端的标识信息。
如上所述的无线接入控制方法,其中,
所述获取一个或一个以上指定终端的标识信息之前还包括:建立终端白名单;所述获取一个或一个以上指定终端的标识信息包括:从所述终端白名单中获取一个或一个以上指定终端的标识信息;所述获取一个或一个以上指定终端的标识信息之后还包括:更新所述终端白名单;
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655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