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KCl为原料熔态水解法制备盐酸和碳酸钾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65629.2 | 申请日: | 2010-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767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李佐虎;杨刚;王云山;张金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1B7/03 | 分类号: | C01B7/03;C01D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kcl 原料 水解 法制 盐酸 碳酸钾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盐卤化工,涉及一种利用工业氯化钾为原料,以五硼酸钾作为中间循环介质,高温熔融态发生水解反应,先制备盐酸,再经碳酸化过程,后制备碳酸钾产品的方法。
背景技术
碳酸钾是重要的基本无机化工、医药、轻工原料之一,主要用于光学玻璃、电焊条、电子管、电视显像管、灯泡、印染、染料、油墨、照像药品、泡花碱、聚酯、炸药、电镀、制革、陶瓷、建材、水晶、肥皂及药物的生产;还可用作含钾肥料、气体吸附剂、干粉灭火剂、橡胶防老剂,以及用于脱除化肥合成气中的二氧化碳。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开发,碳酸钾在洗涤助剂、味精,食品等领域的应用也日趋扩大。目前,碳酸钾主要用于钾玻璃、钾肥皂,及其他无机化学品制造,用于脱除工业气体中的硫化氢和二氧化碳,还用于电焊条、油墨制造、印染工业等方面。
碳酸钾生产有草木灰法、路布兰法、电解法、离子交换法等。常用的是电解法和离子交换法。草木灰法是最古老的方法,即从各种植物壳(如棉籽壳、茶子壳、桐子壳、葵花子壳)烧成的草木灰中提取。草木灰中含有碳酸钾、硫酸钾、氯化钾等可溶性盐,用沉淀、过滤的方法可加以分离。此法由于产品质量低、不经济,且受原料来源限制而很少采用。路布兰法是将硫酸钾与煤粉、石灰混合,还原焙烧,得黑灰(含碳酸钾、硫化钙等烧成物),经浸取、过滤、蒸发、碳化,得碳酸氢钾,再经过滤、煅烧得产品;此法由于工艺流程长等原因已被其他方法所取代。
电解法是将氯化钾电解后得到的氢氧化钾溶液,在碳化塔中以二氧化碳碳化;经多效蒸发器蒸发、过滤得碳酸氢钾;再经煅烧制得产品。此法因原料易得、钾利用率高、无三废产生而得到广泛应用,但电耗较大。
离子交换法是用阳离子交换树脂与氯化钾交换。再用碳酸氢铵洗脱成碳酸氢钾稀溶液,经多效蒸发、碳化、结晶、分离,煅烧得产品;此法产品质量好、工艺流程短,但只适用于小规模生产。
本发明方法是利用氯化钾与硼酸盐高温熔融态反应,将氯化钾中的氯离子以盐酸的形式制得产品,含钾熔盐则进行碳酸化,生产碳酸钾。本方法的化学反应过程未见文献报道,同时工艺路线短,形成了全新的熔态水解法制备盐酸和碳酸钾的方法。
发明内容
一种氯化钾熔态水解法直接制取盐酸和碳酸钾新方法,所述的熔态水解是在碱金属氯化物处于熔融状态下,通入过热水蒸汽,为熔融状态下的水解反应,称为“熔态水解”。其主要原理如下:
总反应平衡式:
反应式(1)表示KCl固体与KB5O8晶体混合后加热至800~1200℃共熔,与过热水蒸汽反应,800℃以上KB5O8熔融后具有酸性,可以为KCl的分解提供酸性环境;熔体中的Cl-水解成气体HCl,与反应后剩余的水蒸汽混合,并与熔体分离,冷凝后变成盐酸溶液;熔体KBO2(实际为B2O3/K2O之比小于2的系列K系硼酸盐,即K2B4O7至K4B2O5之间的多硼酸钾,主要为K2B4O7)直接水淬成浆液。反应式(2)表示此浆液与CO2气体反应,碳酸化反应温度为30~40℃,压力0.1~0.3Mpa,结晶温度为10~15℃,生成KB5O8·4H2O结晶与KHCO3近饱和溶液,经过滤,KB5O8·4H2O晶体返回,干燥脱结晶水后与新的KCl固体混合,再共熔水解。过滤所得KHCO3近饱和溶液经精制脱除Cl-、离子,热分解得纯d净K2CO3产品。该方法主要利用KB5O8溶解度小的特征,容易实现再生循环,而碳酸化过程CO2分压1Kg/cm2可满足要求。
所述的过热水蒸汽是温度达到200℃以上,但压力为常压的过热蒸汽。
与已有的制酸制碱方法相比较,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656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