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40Cr钢机体座类零件多向模锻工艺方法及模具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66154.9 | 申请日: | 201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494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周志明;唐丽文;罗荣;范青松;胡治;姚照云;曹敏敏;胡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J5/02 | 分类号: | B21J5/02;B21J13/02;B21J13/14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李晓兵 |
地址: | 400054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40 cr 机体 零件 多向 锻工 方法 模具 | ||
1.一种40Cr钢机体座类零件多向模锻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工艺要求,选用合适形状的40Cr钢材料进行下料,得到长度合适的毛坯件;
(2)在加热装置中将毛坯件加热至1000℃~1180℃;
(3)将毛坯件移入多向模锻模具的模膛内,毛坯靠模膛内对应于热锻件大头一端放置,对毛坯件模锻成形;所述多向模锻模具模膛的温度为200℃~280℃;得到无飞边的机体座锻件。
2.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模锻工艺方法的多向模锻模具,其特征在于:
包括上半凹模(2)、下半凹模(6),右侧凸模(11)、左侧凸模(12)、左侧凸模滑块(5)、右侧凸模滑块(17)、起支撑作用的模架以及在脱模时将锻件顶出的顶出机构;
水平对称的上半凹模(2)与下半凹模(6)具有凸形截面,为水平对称分模结构;所述左、右对称的右侧凸模(11)、左侧凸模(12)具有凸形截面,位于模具纵向对称线的左右两边,为垂直分模结构;上半凹模(2)与下半凹模(6)对应右侧凸模(11)、左侧凸模(12)部位具有用于成形锻件两侧凸台的型槽;上半凹模(2)、下半凹模(6),右侧凸模(11)、左侧凸模(12)之间构成模膛(13),模膛(13)的形状及尺寸与预先设计的机体座热锻件形状及尺寸相同;
上半凹模(2)与模架的上模座(1)连接,上模座(1)带动上半凹模(2)上下移动;下半凹模(6)设置在模架的下模座(7)上;
右侧凸模(11)、左侧凸模(12)分别与右侧凸模滑块(17)、左侧凸模滑块(5)连接,右侧凸模滑块(17)、左侧凸模滑块(5)分别带动右侧凸模(11)、左侧凸模(12)移动,实现合模或分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向模锻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半凹模(2)对应于右侧凸模(11)和/或左侧凸模(12)前后两端均设有3~5°的拔模斜面(14),下半凹模(6)对应于右侧凸模(11)和/或左侧凸模(12)前后两端均设有1~3°的拔模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多向模锻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出机构,由顶出杆(9)、顶料板(8)及镶块(10)构成,顶出杆(9)的上端与顶料板(8)的下端接触,镶块(10)设置在顶料板(8)上,其下端与顶料板(8)接触,上端是成型面;顶出杆(9)设置在模架的下模座和下半凹模(6)的顶出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向模锻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半凹模(2)和下半凹模(6)均对应设置有导正销(3)。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向模锻模具,其特征在于:上半凹模与上模座之间、下半凹模与下模座之间有定位承力键(1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理工大学,未经重庆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6615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呼吸面罩的衬垫
- 下一篇:用于k边成像的医学X射线检查装置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