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充电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66273.4 | 申请日: | 2010-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801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晨兴希姆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薛琦 |
地址: | 2017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充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充电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低容量电池的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的手机应用中,在手机内置双电池供电的手机应用越来越广,但是其中许多商务手机在给内置充电电池,尤其是低容量的充电电池充电时,由于充电电池的过放从而使得充电电池一致处于预充状态而无法转换到恒流充电状态,从而导致了无法充电的现象。
例如,一般手机电池的电池电压在小于3.2V时,充电状态是处于预充模式,预充的充电电流较小,小于20mA,当手机电池的电池电压充到3.2V以上时,手机硬件开启,基带芯片中的恒流充电模块启动,同时屏幕被点亮。此时充电模块的启动以及屏幕点亮所消耗的电流往往超过20mA,如果由于迅速耗电导致电压回落到3.2V以下,就很容易导致充电模式重新又回到预充电模式,周而复始的处于预充状态而无法进入恒流充电状态。因而导致了无法充电的现象,此外这种无法充电的情况还会导致充电电池的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电池过放后,由于基带芯片中充电模块的耗电导致无法转换到恒流充电状态,从而无法对充电电池充电的缺陷,提供一种控制预充电流的大小,从而使得充电状态可以顺利进入恒流充电状态的电池充电装置。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充电装置,其特点是该电池充电装置包括:
一充电管理模块,用于输出充电电流以及检测充电电池的电压和电流的状态;
一充电电流控制模块,用于控制调节充电电流的大小;
一充电电流开关控制模块,用于开启或关闭充电电流控制模块;
其中该充电管理模块、充电电流控制模块以及充电电流开关控制模块依次电连接。
较佳地,该充电管理模块包括一充电管理芯片与一第一基带芯片,该充电管理芯片具有充电器供电端、接地端、参考电流端、中断输出端以及充电电流输出端,其中充电器供电端与充电器电连接,该接地端与地电连接,该参考电流端与充电电流控制模块电连接,该中断输出端与第一基带芯片电连接,该充电电流输出端与充电电池电连接。
较佳地,该充电电流控制模块包括一第一晶体管和一第一电阻,该第一晶体管具有集电极、发射极和基极,其中发射极接地,集电极通过所述第一电阻与充电管理芯片的参考电流端电连接,基极与充电电流开关控制模块电连接。
较佳地,该充电电流开关控制模块还包括一第二晶体管和一第二电阻,该第二晶体管具有集电极、发射极和基极,其中发射极接地,集电极通过该第二电阻与充电管理芯片的充电器供电端电连接,该集电极还与第一晶体管的基极电连接,基极与充电使能端电连接。
较佳地,该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均为数字三极管或模拟三极管。
较佳地,该充电管理模块包括一二极管、一第三电阻以及一第二基带芯片,该二极管具有正极和负极,其中该二极管正极与充电电流控制模块电连接,该二极管负极还分别与第二基带芯片和第三电阻电连接,该第三电阻还分别与充电电池和第二基带芯片电连接。
较佳地,该充电电流控制模块包括一第三晶体管、一第四电阻、一第五电阻以及一场效应管,其中该第三晶体管具有集电极、发射极和基极,该场效应管具有栅极、源极和漏极,其中发射极接地,基极和充电电流开关控制模块电连接,集电极与第四电阻电连接,该第四电阻分别于第五电阻和场效应管的栅极电连接,该源极和第五电阻分别与充电器电连接,漏极和二极管电连接。
较佳地,该充电电流开关控制模块还包括一第四晶体管和一第六电阻,其中该第四晶体管具有集电极、发射极和基极,其中发射极接地,集电极通过第六电阻与充电器电连接,并且该集电极还与第三晶体管的基极电连接,基极和充电使能端电连接。
较佳地,该第三晶体管和第四晶体管为数字三极管或模拟三极管。
较佳地,该场效应管为PMOS管。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本发明通过控制预充电流的大小,使得充电电池的充电状态可以顺利有效的从预充状态进入恒流充电状态。因此减少了电池过放导致的电池无法充电,从而导致充电电池的损坏和失效,提高并延长了充电电池的使用寿命。减少了使用成本,提高了产品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电池充电装置的较佳实施例1的电路图。
图2为本发明的电池充电装置的较佳实施例2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晨兴希姆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晨兴希姆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662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机磁钢与磁回路的组合结构
- 下一篇:便于抽换电池的电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