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闪蒸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66312.0 | 申请日: | 201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872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发明(设计)人: | 葛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中衡压力容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06 | 分类号: | B01D3/06 |
代理公司: | 张家港市高松专利事务所 32209 | 代理人: | 孙高 |
地址: | 215615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闪蒸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蒸发器,尤其涉及到一种闪蒸器。
背景技术
在对溶液进行蒸发提纯的时候都需要使用蒸发器,而溶液在整个蒸发工艺过程中通常会使用到闪蒸器。常用的闪蒸器包括:包括筒体,筒体的顶端设置有蒸汽出口,筒体的底部设置有进液管,筒体的下部侧壁上设置溶液出口。上述闪蒸器的工作原理为:高温溶液经进液管进入筒体中,在高温溶液进入筒体后,与筒体内的空气会产生一个温差和压力差,从而使得高温溶液立即沸腾并产生大量蒸汽,闪蒸出的蒸汽上升,最后从蒸汽出口排出另作他用。闪蒸器中的溶液由于蒸汽的逸出,浓度增高、温度降低。经过闪蒸后的溶液经溶液出口排出进入下一步工序。经上述闪蒸器闪蒸后的溶液浓度不是很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明显提高溶液浓度的闪蒸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闪蒸器,包括筒体,筒体的顶端设置有蒸汽出口,筒体的底部设置有进液管,筒体的下部侧壁上设置溶液出口,所述筒体的下部还设置有闪蒸管,且进液管的一端位于闪蒸管内,进液管的外径小于闪蒸管的内径。
所述闪蒸管呈喇叭状;
所述筒体上部设置有除沫器;
所述溶液出口处设置有溢流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闪蒸后的溶液与新进的高温溶液混合在一起,并再次进行闪蒸,从而进一步提高溶液的浓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闪蒸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筒体,2、蒸汽出口,3、进液管,4、溶液出口,5、闪蒸管,6、溶液通道,7、溢流堰,8、除沫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闪蒸器,包括筒体1,筒体1的顶端设置有蒸汽出口2,筒体1的底部设置有进液管3,筒体1的下部侧壁上设置溶液出口4,筒体1的下部还设置有喇叭口状的闪蒸管5,且进液管3的一端位于闪蒸管5内,进液管3的外径小于闪蒸管5的内径,进液管3和闪蒸管5之间就形成溶液通道6。为了保证溶液的液位和防止没充分闪蒸的溶液从溶液出口排出,在溶液出口4处设置溢流堰7。在筒体1的上部设置除沫器8可得到洁净的蒸汽,更好的利用蒸汽。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高温溶液经进液管3进入闪蒸管5,在从闪蒸管5进入筒体1内时,高温溶液在闪蒸管5上端管口的上方进行闪蒸,产生的蒸汽经除沫器8除沫后从蒸汽出口2排出。而经过闪蒸后的溶液就进入筒体1底部,随着闪蒸后的溶液的不断增加,溶液液面不断上升,控制进液管3中溶液的流速,使得溶液液面高于闪蒸管5的管口,那么此时溶液液面作为闪蒸液面的有效闪蒸面积最大,闪蒸效率最高。由于溶液液位高于溢流堰7的高度,高出溢流堰7高度的充分闪蒸后的溶液经溢流堰7从溶液出口4排出。筒体1下部的溶液就从闪蒸管5和进液管3之间的溶液通道6进入闪蒸管5内,并和新进来的高温溶液混合,然后跟随高温溶液一起上升,并在闪蒸管5上端管口的上方的溶液液面处再一次进行闪蒸,从而进一步提高溶液的浓度,依次类推,经多次闪蒸后,溶液浓度明显提高。当溶液液面超过溢流堰7时,充分闪蒸后的溶液就经溢流堰7从溶液出口4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中衡压力容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中衡压力容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663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