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海面油污回收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66600.6 | 申请日: | 201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777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杨杰;陈兴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杰;陈兴文 |
主分类号: | E02B15/10 | 分类号: | E02B15/10;E02B1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大连市开***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面 油污 回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回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油污回收器。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能源需求急剧上升,很多国家都大量从海外经海路进口大量油气等能源,而且在大陆架附近海域建设了大量砖井平台,在沿海建设了许多卸油港口,这样给海洋生态带来了严重安全隐患。
一旦发生石油泄漏就会使大面积海域受到污染,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破坏,影响了沿岸人民的生活质量,渔业损失惨重;清污过程中虽然投入了大量的的人力物力,但是不能有效控制污染,还使用了大量的消油剂,对海洋神态产生了长时间的影响。目前清除油污主要靠人力打捞,清污工具极其有限,油污回收率低,不能有效降低事故带来的危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回收效率、降低劳动强度的海面油污回收器。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海面油污回收器。包括油栅机构、油管机构、支架机构和收油船;在油栅机构包括前油栅、后油栅和油栅柱,前油栅和后油栅为弧面板,前油栅和后油栅两端通过焊接在油栅柱的两侧成为一体结构,前油栅和后油栅表面开有若干孔;油管机构包括前油管、中油管和后油管,前油管为弧形板状管,前油管焊接在后油栅后侧,中油管垂直连接于前油管,后油管垂直连接中油管的末端,后油管通入收油船的储油舱内;支架机构包括支杆、托盘和横板,横板固定连接在前油栅和后油栅的中间位置,托盘为圆形柱体,托盘固定在油栅柱和横板顶部,一根支杆一端固定于横板表面的托盘,另一端固定于船体,另一根支杆一端固定于油栅柱表面的托盘另一端固定于船体;收油船内部设有油污流入室和油污存储室,油污流入室和油污存储室之间开有排油口,后油管通入油污流入室。油污流入室设有排水龙头,排水龙头连入排水槽,排水槽通至船体外部。
使用时,油污分别经过前油栅和后油栅的开孔进入前油管内部,经由中油管进入后油管,有后油管进入船体的储油舱内。由于前油栅和后油栅的开孔可以滤掉较大的海藻和垃圾,一次过滤油污。进入储油舱后,首先进入油污流入室,可以把油污流入室的排水龙头关闭,当油室内油污达到一定高度,根据油污浓度调节底部龙头流量的大小,水分可以通过排水槽到船外。当油污流入室储满油时可以通过排油口流入油污存储室,这样就可以二次过滤提炼油污,提高回收率。连接于前油栅和后油栅的横板起到了支撑作用;支杆固定于船体,可以根据海浪大小、油污厚度等情况来调节油栅进水深度。为了保持船体平衡,可以在船体两侧分别安装海面油污回收装置。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能在污油污染海面后快速回收污油,提高了污油回收效率,降低因漏油造成的生态危机,减轻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简图。
图2为本发明的油栅机构图。
图3为本发明的油管机构图。
图4为本发明的支架机构图。
图5为本发明的回收船内部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所示的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简图中,海面油污回收器由油栅机构、油管机构、支架机构和收油船结合为一体,油污通过油栅初步过滤,浓度较高的油污通过油管流入收油船,在回收船内经过进一步过滤,得出较纯的油污。海面油污回收器通过支架固定在收油船上。为了保持平衡,收油船两侧各安装一个回收器。这样就可以以较快的速度回收油污,减少污染带来的影响。
在图2所示的本发明的油栅机构图中,在油栅机构包括前油栅1、后油栅2和油栅柱3,前油栅1和后油栅2为弧面板,前油栅1和后油栅2两端通过焊接在油栅柱3的两侧成为一体结构,前油栅1和后油栅2表面开有若干孔4。
在图3所示的本发明的油管机构图中,油管机构包括前油管5、中油管6和后油管7,前油管5为弧形板状管,前油管5焊接在后油栅2后侧,中油管6垂直连接于前油管5,后油管7垂直连接中油管6的末端,后油管7通入收油船的储油舱内。
在图4所示的本发明的支架机构图中,支架机构包括支杆8、托盘9和横板10,横板10固定连接在前油栅1和后油栅2的中间位置,托盘9为圆形柱体,托盘9固定在油栅柱3和横板10顶部,支杆8-1一端固定于横板10表面的托盘9-1,另一端固定于船体,支杆8-2一端固定于油栅柱3表面的托盘9-2另一端固定于船体。
在图5所示的本发明的回收船内部图中,收油船内部设有油污流入室11和油污存储室12,油污流入室11和油污存储室12之间开有排油口,后油管通入油污流入室11。油污流入室11设有排水龙头13,排水龙头13连入排水槽14,排水槽14通至船体外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杰;陈兴文,未经杨杰;陈兴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666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软件认证数据卡、软件认证系统和软件认证方法
- 下一篇:移动扩展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