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活垃圾无害化利用处理系统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566618.6 申请日: 2010-11-21
公开(公告)号: CN102125924A 公开(公告)日: 2011-07-20
发明(设计)人: 周万松 申请(专利权)人: 周万松
主分类号: B09B3/00 分类号: B09B3/00;B09B5/00;F23G5/02;C05F9/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11400 江***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生活 垃圾 无害化 利用 处理 系统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生活垃圾处理系统,特别是一种生活垃圾无害化利用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生活垃圾处理已成为全世界面临的难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分类投放难以实现,二是垃圾集中处理过程中污水、臭味影响城乡环境,三是垃圾填埋场不堪承受因城市发展产生的大量生活垃圾,四是现有的垃圾填埋、焚烧、发电技术仍然不能摆脱污染环境和处理高成本的困惑。

生活垃圾按照其利用价值来区分,可分为可回收利用垃圾和不可回收利用垃圾。可回收垃圾包括废金属、废塑料、玻璃瓶、废报纸。不可回收的生活垃圾占生活垃圾总重量98%以上,这些垃圾主要是三类;

一是可分解的厨房下脚料和卫生间排泄物。

二是难分解或不可分解的可燃的果壳、塑料袋、废纸夹杂物。

三是不可分解又不能燃烧的建筑装簧垃圾。

其中一、二两类厨房下脚料、卫生间排泄物和果壳、塑料袋、废纸夹杂物占生活垃圾95%以上。

为了解决生活垃圾给环境带来的危害,日本、以色列等发达国家采用了垃圾发电或燃烧技术来减轻垃圾存放场地不足以及存放地环境污染问题,但是可燃垃圾在运转过程中,吸收了湿度较大的厨房垃圾中的水份,增加了燃烧难度。采用重油助燃,又给大气排放带来了新的压力,且因运营成本高,效果差难以全面推广。

沼气发酵分解生活垃圾难以运用到处理城市可分解垃圾的原因是,目前通用的沼气池结构简单,功能单一。技术上具有如下缺陷:一是发酵池温度低,不能调节到最佳状态;二是发酵液无法用搅拌方式循环流动;三是发酵浮渣、发酵沉渣挤占发酵池空间,其中发酵浮渣还影响沼气释放。上述三项缺陷造成沼气发酵池利用率只有10-15%。

可燃垃圾不能就地焚烧的原因是,因可燃垃圾在投放时被湿度较大厨房垃圾二次污染,湿度增大,使燃烧温不达不到800度以上,易产生大量烟尘和二恶英。

总之,现有技术中尚不存在处理生活垃圾的有效方法,生活垃圾的处理仍然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零排放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利用处理系统。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生活垃圾无害化利用处理系统,包括生活垃圾焚烧系统、生活垃圾分解系统和垃圾分解液生态利用系统;所述垃圾焚烧系统包括可燃垃圾投放池、粉碎干燥箱、燃烧干燥装置,粉碎干燥箱位于可燃垃圾投放池的下方,对进入其中的垃圾进行粉碎,粉碎干燥箱的上方设置第一排气管,粉碎干燥箱的底层设置一层便于气体进出的网状结构,燃烧干燥装置位于粉碎干燥箱的下方,两者连接处设置控制阀,燃烧干燥装置为下部开口的筒状结构,其顶部与粉碎干燥箱相连接,燃烧干燥装置的筒状外壁内包括预热混合箱、沼气助燃输送管、燃烧炉、燃烧灰渣收集箱,其中预热混合箱位于燃烧炉的上方,二者相通,并在连接处设置控制阀,预热混合箱的底部为漏斗状,便于其中的物体进入燃烧炉中,预热混合箱的四周为便于气体进出的网状结构,顶部与粉碎干燥箱相通,燃烧炉的下方为燃烧灰渣收集箱,二者衔接处设置过滤网,燃烧的废渣可直接落入灰渣收集箱中,灰渣收集箱的底部设置排渣管,该排渣管从筒状结构的底部开口处穿出,沼气助燃输送管与燃烧炉相通,为其提供助燃的沼气,燃烧炉的下方还连接第二排气管,该排气管的出口位于粉碎干燥箱的底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利用可燃垃圾和部分沼气燃烧,一可消化掉可燃垃圾,二用其燃产生热量给分解池增温,使可分解垃圾被就地分解消化。经分解池管道输送的气体在经过粉碎干燥箱时实现对可燃垃圾进行干燥处理,同时过滤掉燃烧垃圾所产生的烟尘。可分解垃圾被分解消化产生的优质栽培营养液,可供小区楼顶、阳台、绿地植物生长所需。既使住宅区节能环保,又可提供纯天然无公害绿色蔬菜。实现垃圾处理固体被燃烧或分解,液体被吸收,气体被过滤,残渣可做优质肥料。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垃圾焚烧系统、垃圾分解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垃圾分解液生态利用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本发明的一种生活垃圾无害化利用处理系统,包括生活垃圾焚烧系统、生活垃圾分解系统和垃圾分解液生态利用系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万松,未经周万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666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